DB63_T 2242-2024 “黑土型”退化草地分类分级卫星影像识别技术指南.docx
ICS07.030CCSA47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242—2024
黑土型退化草地分类分级卫星影像识别
技术指南
2024-2-4发布2024-3-8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242—2024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技术流程 3
5识别方法 4
6分类方法 5
7分级方法 5
8分类分级评价 7
附录A(资料性)增强型植被指数计算方法 8
附录B(资料性)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统计测度和统计特征 9
附录C(资料性)异质性最小原则的区域合并算法 10
附录D(资料性)“黑土型”退化草地遥感解译标志 11
参考文献 12
DB63/T2242—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气象局、泽库县泽曲林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民族大学、海北藏族自治州草原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校瑞香、周秉荣、才华、马玉寿、周华坤、李希来、李世雄、王文颖、李璠、张焜、石明明、杨鑫光、孙玮婕、赵晓军。
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监督实施。
DB63/T2242—2024
3
黑土型退化草地分类分级卫星影像识别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黑土型”退化草地分类分级卫星影像识别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流程、识别方法、分类方法、分级方法,及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黑土型”退化草地卫星遥感监测评价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280卫星遥感影像植被覆盖度产品规范
DB63/T674“黑土型”退化草地等级划分及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黑土型”退化草地
以嵩草属植物为建群种的高寒草甸草场严重退化后形成的一种大面积次生裸地,或原生植被退化呈丘岛状的自然景观,完全或基本失去放牧利用和生态功能的退化草地。
3.2
植被指数
一系列利用遥感影像不同谱段数据的线性或非线性组合而形成的能反映绿色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分布的特征指数。
[来源:GB/T41280-2022,3.1]3.3
植被覆盖度
单位面积内植被冠层(包括叶、茎、枝)垂直投影面积所占的比例。
注:无量纲,取值范围0~1。
[来源:GB/T41280-2022,3.2]3.4
纹理统计测度熵
是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统计测度之一,用来度量影像灰度无序程度。
4技术流程
“黑土型”退化草地分类分级识别技术流程见图1。
DB63/T2242—2024
4
ff黑土型n退化草地范围判识
图1“黑土型”退化草地分类分级识别技术流程
5识别方法
5.1数据源及预处理
5.1.1数据源
选择空间分辨率优于10m的卫星影像数据,时相选择草地进入黄枯期时期。
5.1.2数据预处理
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正射校正。
5.2特征数据创建
在光谱信息基础上,创建植被指数、纹理特征数据。
DB63/T2242—2024
5
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增强型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按照GB/T41280计算。增强型植被指数计算方法见附录A。
纹理特征包括均值、方差、熵、角二阶矩、同质性、对比度、不相似性、相关性八个统计测度,计算方法和参数参考值见附录B。纹理特征各统计测度为4个方向平均值。
5.3图像分割
基于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利用异质性最小原则的区域合并算法进行卫星影像分割。适合于“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图像分割参数采用“试错法”确定。异质性最小原则的区域合并算法及参数参考值见附录D。
5.4范围提取
基于卫星影像图像分割后的对象,根据附录E中“黑土型”退化草地遥感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