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_T 2047-2022 高寒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技术与评价方法.docx
ICS
CCS
07.060A47
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047—2022
高寒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技术与评价方法
2022-09-09发布2022-10-10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047—2022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遥感数据选取 1
5监测技术 1
6评价方法 2
附录A(资料性)基准数据 4
参考文献 5
DB63/T2047—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璠、周秉荣、石明明、周华坤、曹晓云、校瑞香、陈国茜、沈晓燕、赵梦凡、李菲。
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监督实施。
DB63/T2047—2022
1
高寒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技术与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寒草地退化的术语和定义、遥感数据的选取,以及监测技术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高寒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寒草地
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草甸类和高寒草原类草地。
3.2
草地退化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引起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下降、地上生物量减少的过程。3.3
覆盖度
生长季内,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监测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3.4
地上生物量
生长季内,单位面积草地上所含植物体的重量。
4遥感数据选取
遥感数据为经过辐射校正的、具有一定分辨率、清晰、无大面积噪声和云覆盖的多光谱影像。
5监测技术
5.1遥感指数
采用遥感模型法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见公式(1)。
NDVI=·······································································(1)
式中: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
PNIR——770nm~890nm波段的反射率;
PR——620nm~690nm波段的反射率。
DB63/T2047—2022
2
5.2高寒草地覆盖度监测
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高寒草地覆盖度,见公式(2)。
式中:
VC——高寒草地覆盖度;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soil——无植被覆盖的裸土像元NDVI值;
NDVIveg——全植被覆盖像元NDVI值。
5.3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
利用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实测地上生物量值建立的监测模型计算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见公式(3)。
B=a×eb×NDVI·······································································(3)
式中:
B——地上生物量,单位:千克/公顷;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
a、b——模型常数,详见表1。
表1模型常数
草地类型
模型常数
取值
高寒草甸
a
0.891
b
4.746
高寒草原
a
1.887
b
2.708
6评价方法
6.1基准数据
以1982年~1991年遥感数据反演的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作为基准数据。详见附录A。
6.2高寒草地退化评价
以基准数据为参照,在像元尺度上将高寒草地退化分为四级,见表2。
表2像元草地退化等级
评分
等级
划分标准a
1
未退化
VC≥0.9VC1982~1991或B≥0.9B1982~1991
2
轻度退化
0.8VC1982~1991≤VC<0.9VC1982~1991或0.8B1982~1991≤B<0.9B1982~1991
3
中度退化
0.7VC1982~1991≤VC<0.8VC1982~1991或0.6B1982~1991≤B<0.8B1982~1991
4
重度退化
VC<0.7VC1982~1991或B<0.6B1982~1991
a当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评分不一致时,取高评分值
3
6.3区域草地退化评价
以像元草地退化评分为基础,按公式(4)计算区域草地退化评价指数(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