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命题预测试卷.doc
2023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命题预测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A.孔子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3.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A.课程设立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派
D.学周安排
4.忽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
5.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过程
B.教育事例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6.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A.色调感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观测力
7.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
8.“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班级授课制的特性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10.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13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献颁布于()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11.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12.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的,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3.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负向迁移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14.学生胆怯在社交场合发言,紧张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急。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昂首,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
A.恐惊症
B.抑郁症
C.逼迫症
D.焦急症
15.“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6.现代教育发展的主线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17.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A.性格的态度特性
B.性格的意志特性
C.性格的情绪特性
D.性格的理智特性
1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积极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9.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档教育
D.职业教育
20.下列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的是()
A.学校与学生
B.学校与家长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政府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对的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___________。
2.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的关系。
3.洛克的___________理论,奠定了洛克的个人本位论。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
5.学生的认知差异重要涉及认知方式差异和___________。
6.教师的劳动特点是由其任务和职业角色的所决定的。
7.美国的___________提倡“发现学习法”。
8.人的智力呈___________分布。
9.我国教师的身份特性是___________。
10.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重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损害的发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
3.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通过多次测量后所得结果的一致性限度。()
4.教师应当给学生的想法划定一个“标准观念”或“标准做法”,只要学生的想法与此不同的,就是“错误观念”。()
5.过去的教学评价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选,违反了教学发展规律。()
6.心理健康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