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屏边县白云中学 8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资料-基础知识
PAGE
PAGE 1
初中物理实验题(八下)
班级: 姓名:
一.重力
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 (kg)
重力G?(N)
比值G/m?(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摩擦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图1
(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木块应该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杠杆
图2
图2
3、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
(2)实验中,用图2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2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 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四.牛顿第一定律
4、如图4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 ? ? ? ? ? ?。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 ? ? ? ?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 ? ? ?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图 4
五.二力平衡
5、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图5(1)图5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5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
图5
(2)小明选择了图5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 和 ?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图6六.压力的作用效果
图6
6、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6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图77、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
图7
①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7A;
②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7B;
③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7C。
根据小明的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A和B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B和C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