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法律心理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年心理学书籍法律心理学
在校大学生会上心理健康课,但是平时你们会自己看心理学书籍吗?下面由为为您提供一本很好的书籍法律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
作者:乐国安,李安,杨群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
平装:16开248页
ISBN:9787567540903
定价:34.00
丛书: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
法律心理学是用心理现象来解释法律问题的一种学问或一门科学,它是心理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在我国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社会环境下,在强调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的国际学术背景下,“法律心理学”成为了当前“**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作者简介
乐国安,男,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心理学、法律心理学。(Email:yuega@126.)
李安,男,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教授、院长。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访学。主要研究领域:法律心理学、法律方法论、刑事法学。
杨群,女,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布朗大学认知与言语科学学院和香港大学心理学系访学。研究方向为社会认知和法律心理,当前研究兴趣为法律与道德决策的认知及神经机制。
目录
法律心理学——心理学家的自说自话(自序)1
1绪论——法律与心理学的结合
1.1.1几个术语的界定
1.1.2法律心理学的产生
1.1.3法律心理学的形成
1.1.4早期法律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1.520世纪后的统合——融入法律现实主义
2行为模式
2.1行为模式的人性论
2.1.1精神分析学的人性行为观
2.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行为观
2.2行为模式的外部决定论
2.2.1个体为什么产生行为
2.2.2个体行为发生机制
2.3行为模式的认知观
2.3.1社会学习理论
2.3.2社会格式塔
2.3.3建构主义
2.3.4信息加工理论
3证言
3.1证言形成的心理机制
3.1.1证言的认识机制
3.1.2证言的表达机制
3.2证言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3.2.1对成年证人的影响
3.2.2对儿童证言的影响
3.3儿童证言
3.3.1儿童证人的资格
3.3.2儿童证言真实性
3.4认知询问技术(CIT)
4辨认
4.1面孔认知与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
4.1.1面孔再认模型
4.1.2面孔记忆的改变
4.1.3面孔记忆的异族效应
4.2辨认方法及其应遵循的规则
4.2.1辨认方法
4.2.2操作规则
4.3错误辨认与辨认评估
4.3.1实践中的错误辨认现象
4.3.2对辨认的评估
5讯问与供述
5.1供述的心理学基础
5.1.1犯罪嫌疑人的人性假设
5.1.2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拒绝供述的心理原因——态度
5.2讯问的策略
5.2.1讯问策略的心理学原理——态度改变
5.2.2讯问的具体策略设计
5.3虚假供述与讯问质量的提高
5.3.1虚假供述的心理原因
5.3.2讯问质量的提高
6犯罪人特征描述
6.1犯罪人特征描述的概述
6.1.1犯罪人特征描述的概念与目标
6.1.2侦查中犯罪人特征描述的两种取向
6.2犯罪人特征描述的方法与程序
6.2.1犯罪现场分析法
6.2.2行为证据分析法
6.3犯罪人特征描述的评估与提高
6.3.1犯罪人特征描述的评估
6.3.2犯罪人特征描述效果的提高
7司法决策
7.1司法决策的理论模型
7.1.1司法决策的理性模型
7.1.2司法决策的直觉模型
7.1.3司法决策的双加工模型
7.2影响司法决策的因素
7.2.1经验直觉因素
7.2.2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