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心理书籍]婚恋心理学.pdf

发布:2017-10-18约12.22万字共8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 页 共 81 页 第第 11 页页 共共 8811 页页 丛书序 “家庭”大学,“幸福”系 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无论你是毕业于哪所学院,专修于哪个专 业,关于“家庭”这一主题的教育,似乎都是空白的。所以,就在第一次 听到李中莹先生提出“家庭大学”的设想时,我的心为之一动。—也就有 了今天的“家庭大学”丛书。 李先生最初提出“家庭大学”,本意是作为其课程的框架,其中包括 婚姻、亲子与 NLP 辅导三方面内容。而在本丛书中,除了由李先生本人亲 自撰写的几本书外,我们还加入了“女性生活”、“家庭教育”等几方面 的主题,从而使“家庭大学”的概念得以扩充,吸纳了更多可为我们受用 一生的“必修课程”。 感谢李中莹先生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好的启发,让我们认识到,无论一 个人的事业多么成功,都还需要上一所“家庭”大学,将“幸福”作为毕 生主修的专业。 期盼着本丛书尽快与读者见面,从每一个选题中,读者可以体会到编 者试图传达的观念:热爱家庭就是把握幸福。丛书中每本书所阐述的角度 不同,但亲切、实用的风格依然。我们希望为那些深受家庭问题困扰的人 带来一些启发,一些新的思路与生活方式—现实也许不会因此而改变,但 我们的心中却盛开了一朵希望的花朵。难道不是吗? 孙延凤 2004 年 10月 序 恋爱、结婚,然后生儿育女,人类就是这样地延续下去。在这漫长 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的身体和大脑不断地进化,抛离了所有的生物,而成 为最有智慧的一种。但同时,人类在恋爱和结婚的问题上是否已经发展出 足够的智慧呢?看看今天的中外社会,看看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有多少对 情侣或夫妻,是真正快乐满足地度过每一天的?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使人牵肠挂肚、难以割舍,但见面时又只有抱怨、 争吵的魔法,还是开始时甜甜蜜蜜,渐渐变成愁愁怨怨的负担? 婚姻又是什么?是一男一女一起生活的状态,抑或是凭一张 纸(婚姻证书)证明两个人之间有一份法律关系?若两者都不是,那么婚姻 到底是什么?你所希望的婚姻又是什么? 普天之下,多少对夫妻在一起生活,也拥有婚姻证书,却每天都在痛 苦、失望中度过?无论这些人怎样地责怪自己、对方、其他人,甚至整个 世界,都于事无补,都不能换来更满足更开心的婚姻生活。 有人说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老实说,这话不无道理。假如结婚的 两个人都不懂得该怎样做,以为一张婚姻证书,或者同床共枕,就自然地 拥有美满的、相亲相爱的关系,那么他们的婚姻就是最好的证明—充满抱 怨、失望。你也许还不知道,当今中国的离婚个案正以每年增加 200 万宗 的数字上升! 也许问 1000 个人就会有 1000 个“爱情和婚姻是什么”的答案,但对 于“如何使爱情和婚姻获得幸福?”的问题,也许答案只能有一个,那就 是双方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决定了他本人能否有成功快乐的人生,也决 定他对社会和国家有没有贡献。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类的物质生活 越来越丰盛,在所有的事物上,都有很多的选择。这些选择使人们产生大 第 2 页 共 81 页 第第 22 页页 共共 8811 页页 量的心理压力,如“我该怎样选择”等等。这样使得人们越来越不注意自 己内心的感觉和真正需要,越来越不注意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状况,以及别 人的感受,因而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远。结果是:今天的父母没有能力帮 助他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同步成长。就是说,一个生 理年龄是 20岁的孩子,可能心理年龄只有 12岁。法定结婚年龄到了,生 理能力也具备了,身体内的生理时钟推动着这个孩子去追求异性,终而结 婚生孩子。然而一个心理年龄只有十二三岁的孩子即使做了父母又怎么能 教出心理健康的后代呢!所以,不少人虽然成年,或者事业有成,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