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 .pdf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第1页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课题的论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著名教育家XXX应邀讲学告诫老师们说:“培养学生更
好地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明白不是为
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受教育,那他们能更好地从研究中享受
快乐,获得成就感。”XXX把“自育自学”当做教育的最高理想
和教学的宗旨,与XXX先生定义学校教育“教是为了不教”如
出一辙。近几年来教育改革大潮涌动,标新立异雨后春笋。但
归根结底,最理想的教育就是“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我研究
的本领,让他们一辈子享受自育自学的红利。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
只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高耗、低效”
的现象,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考什么就教什么,
不考的就不教;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学生各方
面的素质不能和谐地发展,所培养的人才缺少自主精神、创新
精神。然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很多教
师已转变或正在转变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已意识到要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素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第1页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第2页
其主体作用。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已不会研究,惯了教师“教”什
么,我就学什么,教师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教育方
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另一种表现就是教师对学生关心过度,
害怕学生学不好,对学生扶的多,放的少,对学生是“他主”地
方太多,“自主”地方太少,不相信学生,教师“一言堂”。或者
是对学生“严格”要求过分,学生的自主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观愿望,也造成学生被动研究和不
会研究。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加强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把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
学为中心,把课堂上少数学生参与转移到鼓励全体学生积极主
动地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内驱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
性,努力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学会研究”的转变。
让学生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人。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学校规模的调整,近几年
来从未增添过新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教师自身素质普遍较低,
年龄偏高,大多数教室上课的方法是他们的老师那时给他们上
课时所采用的方法—填压式、灌注式的教学,显然不能适应现
代教学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上课时
花的时间多,却达不到预期目标,正所谓事倍功半。另一方面,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第2页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第3页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具有纯朴的有点,但也存在惰性的缺
点,课前不预,课后少复,作业马虎,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基
于上述两种原因使我校教学质量一直只能处于中等水平。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选择了“初中学生自主研究能
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这一课题。
二、核心观点的界定
1、本课中有“自主研究”:“自主研究”是指在
课堂上,学生通过老师的科学指导,围绕教师确定的
研究目标,自主的选择研究方法,自我监控研究过程,
逐步养成自主评价研究结果。通过能动的穿造型的研
究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2、自主研究品质
结合心理学对品质的界定,品质应该是“品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