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床安全输血讲座-输血适应症与安全输血_课件.ppt

发布:2016-11-27约8.48千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兴仁县中医院临床安全输血知识讲座 输血适应症与安全输血 (兴仁县中医院 检验科) 前言 输血是对外科病人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然而输血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尤其是在目前艾滋病等发病率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输血传染疾病的潜在危险增加。 自1998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 》等系列法规,使输血步入法制化轨道。近年来,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一方面要根据病情权衡输血的治疗作用和风险,为病人选择安全科学合理的血液成份和输血方法,最大限度发挥输血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要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保护自己。  第一节 输血适应症与方法 4℃ACD血9种因子变化(%) 凝血因子特点 失血量估算  Hb每下降10 g/L,失血量约400ml;红细胞计数每下降1.0×1012/L,Hb约下降30~40 g/L 失血量与输血量 输血适应症 大量失血 贫血 少量多次红细胞 凝血异常 血小板、凝血因子 低蛋白血症或严重感染   血浆、血浆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等 【案例】超敏患者输血浆严重反应 红细胞输注 红细胞的选用 一般用少白悬浮红细胞 对血浆过敏或屡发输血反应者用洗涤红细胞 器官移植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用辐照红细胞 Rh阴性患者可用冰冻红细胞 血小板输注 单采血小板1单位(含血小板总数约为2.5×1011/ 单位,约相当于新鲜全血2000ml中血小板含量),约提升血小板10×109/L Plt20×109/L,需输 Plt50×109/L,可输 Plt 50~100×109/L ,据情 Plt≥100×109/L ,不输 血小板功能障碍例外 若无新鲜血小板,可用冰冻血小板,剂量增加1/3~1/2 血浆输注 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可用代血浆) 普浆 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非大量输血时每输4~6单位的红细胞加输2~3单位普浆 目标 白蛋白浓度不低于25~30g/L,总蛋白不低于52g/L。低于此值,水分瀦留,组织水肿,影响伤口愈合 剂量估算 提升血清白蛋白浓度10g/L 需输血浆5 U(1000ml)或 25%白蛋白200 ml 公式 需输白蛋白(g) =[血浆白蛋白期望浓度(g /L)-现有浓度(g /L)]×血浆容量(L)×2 输后约有一半白蛋白进入组织间隙,所以公式中×2。 目标 维持 PT或APTT <正常1.5倍; 鲜浆与冷沉淀 鲜浆可作为冷沉淀替代品,PT或APTT延长,Fib降低,输冷沉淀10U或鲜浆800~1000ml (15ml/kg) 大量输血时为预防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每输4~6单位的红细胞加输2~3单位鲜浆 凝血因子(二) 因子VIII 目标 维持不稳定的凝血因子VIII>40% 剂量 凝血因子VIII 16~20 IU/kg;新鲜冰冻血浆16~20ml/kg IU为国际单位,1 IU相当于1ml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VIII的含量 无血容量丢失输冻干因子VIII浓缩剂或冷沉淀;有血容量丢失输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 凝血因子(三) 纤维蛋白原 提升纤维蛋白原0.5g/L,成人需输冻干纤维蛋白原2g 治疗消耗性凝血疾病,需肝素保护和抗凝血酶III水平正常,才能奏效;用药过量有引起血栓的危险性 凝血因子(四) 凝血酶原复合物(II、VII、IX、X因子) 一般按10~20 PE/kg 体重,成人一次500~1000 PE(300 PE /瓶,2~4瓶) 用药过量有引起血栓的危险性,滴注时若发现有DIC戓血栓症状,应停药并用肝素拮抗。除肝病出血患者外,一般在用药前应确诊是II、VII、IX、X 因子缺乏,才能对症用药 二.输血禁忌症 急性肺水肿,肺栓塞 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高血压 红细胞增多症 严重肾功能缺损 年轻妇女无继续严重出血 救护车一响 外科输血 (一)紧急复苏    晶体液20~30ml/kg或胶体液10~20ml/kg加温后5min内快速输注,根据输液效果决定进一步如何输血 外科输血(二) (二)先晶后胶     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3~4倍,失血量>30%血容量可用胶体液,晶:胶比通常为3:1 外科输血(三) (三)血液输注     扩容恢复心输出量和组织血流灌注后,有明显贫血症状者可输注红细胞纠正组织缺氧,如患者心肺功能良好可不必输血 外科输血(四) 1. 红细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