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docx

发布:2025-03-18约3.5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目的

为了确保注塑车间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注塑车间全体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

三、职责分工

1.车间主任

-负责车间全面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协调车间各岗位之间的工作,合理调配人员和设备资源。

-监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生产、设备维护等工作。

-负责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班组长

-负责本班组的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带领班组成员完成生产任务。

-对班组成员进行工作安排和指导,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检查班组成员的操作规范,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负责班组内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操作员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负责本岗位设备的日常清洁、维护和保养工作。

-及时向上级汇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协助班组长完成生产任务,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4.质检员

-负责对注塑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制定和执行质量检验计划,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和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协助分析质量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5.设备维护人员

-负责注塑车间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对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为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提供依据。

四、生产管理

1.生产计划

-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订单和库存情况制定月度、周度生产计划,并下达给注塑车间。

-车间主任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各班组的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生产计划,需提前与生产部门沟通协调,并报上级领导批准。

2.生产准备

-操作员在生产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模具是否完好,原材料是否充足。

-准备好生产所需的工具、量具、夹具等,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按照工艺要求调试好设备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3.生产过程控制

-操作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参数。

-生产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和产品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班组长要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质检员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生产进度跟踪

-车间主任要定期跟踪生产进度,及时掌握各班组的生产情况。

-如发现生产进度滞后,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每天下班前,各班组要填写生产日报表,汇报当天的生产情况,包括产量、质量、设备运行情况等。

五、质量管理

1.质量标准

-制定注塑产品的质量标准,明确产品的尺寸、外观、性能等要求。

-质量标准应符合客户要求和相关国家标准。

2.质量检验流程

-首件检验:在生产开始前,操作员应制作首件产品,质检员对首件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巡检:质检员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期对产品进行巡检,检查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成品检验:产品生产完成后,质检员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不合格品管理

-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质检员要进行标识、隔离和记录。

-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再次出现。

-对于能够返工的不合格品,经批准后进行返工处理;对于无法返工的不合格品,要按照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六、设备管理

1.设备操作规程

-制定注塑车间各设备的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操作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不得违规操作。

2.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维护人员要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保养和维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