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格栅调节池沉淀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制革工厂废水处理
设计平均流量:Q=1500m3/d=62.5 m3/h=0.0174m3/s。
格栅
格栅是预处理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毛发、ss、肉
渣、大块油脂、杂物和革屑等。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可用栅条间距小于1mm的旋转机械格栅。格筛的直径为1040目,可串联使用,定期冲洗。
城市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截留杂物大于0.2 m3/d的格栅,清除杂物量较大,一般采用机械清除设备。采用机械除渣设备时,一般采用单独格栅井。
本设计中粗格栅选用回转式格栅除污机。
1、格栅的运行工艺参数
(1)水泵前的格栅栅条间隙应该根据水泵的要求确定。
(2)污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人工清除25-40 mm
机械清除16-25 mm,最大间隙40 mm.
(3)栅渣量与地区的特点,格栅的间隙大小,污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在当地运行资料不全时,可以采用以下标准:
格栅间隙16-25 mm 0.10-0.05 m3栅渣/10 m3污水
格栅间隙30-50 mm 0.03-0.01 m3栅渣/10 m3污水
(4)每日栅渣量大于0.2 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5)机械格栅不应少于2台,如为1台时,应该同时设计人工除渣备用。
(6)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 m/s
(7)格栅前渠道内的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 m/s o
(8)格栅倾角一般为45度-75度,特殊类型可以设倾角为90度,格栅倾角小时比较省力,但是占地面积大。
(9)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粗格栅一般为0.2 m,细格栅一般为0.3-0.4 m 。
(10)格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台面应该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 m,工作台上应该有安全和清洗设备。
(11)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该小于0.7 m,工作台正面宽度:人工清除不应小于1.2 m,机械清除不应小于1.5 mo
(12)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13)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
2、格栅尺寸:格栅栅槽宽度B=0.5m; 栅槽总长度L=2.7m。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0.0174m3/s。
栅前流速 0.8m/s 过栅流速 1.0m/s
栅条宽度 0.01m 栅条净间距 0.01m
栅前部分长度 0.5m 格栅倾角 60o
单位栅渣量=0.02m3栅渣/103m3污水
3、设计计算
(1)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栅前槽宽
,则栅前水深
(2)栅条间隙数 (取n=2)
设计两组格栅,每组格栅间隙数n=2条
(3)栅槽有效宽度 B2=s(n-1)+bn=0.01(2-1)+0.01×2=0.15m
栅槽总宽度 : B=2B2+0.2==0.5m (考虑中间隔墙厚0.2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其中α1为进水渠展开角,一般取20o)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6)过栅水头损失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
其中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7)栅后槽总高度
取栅前渠道超高 h2=0.3m
则栅前槽总高度 H1=h+h2=1.39+0.3=1.69m
栅后槽总高度 H=h+h1+h2=0.11+0.32+0.3=0.73m
(8)格栅总长度 L=L1+L2+0.5+1.0+H1/tan
=0.53+0.27+0.5+1.0+0.73/tan60 =2.70m
调节池
调节池的作用 从工业企业和居民排出的废水,其水量和水质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工业废水的变化幅度一般比城市污水大。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制革工业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大,需设调节池来调节水量和均匀水质。
1、设计要点、
(1)水量调节池实际是一座变水位的贮水池,进水一般为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池中最高水位不高于进水管的设计高度,最低水位为死水位。?
(2)调节池的形状宜为方形或圆形,以利于完全形成混合状态。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