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 .pdf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精心整理
············(2025-08-2025:25:1·4)··
水是生命之源。水约占成年人体重65%,人体内一切代谢反应必须在水的参与
下才能实现,水是生命得以正常运转的根本。
既然水对于人体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水才符合人们生活饮
用水呢?我们又以怎样的标准去衡量它的好与坏呢?对此,党和国家亦十分重视,
早于2025年我国就首次制定了《饮用水水质标准》,后经多次修订,1985年发布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饮用水水源
受到污染,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旧的标准已经不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
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联合发布新的强制性
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
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及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
因此,新标准更具科学性和先进性,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水质标准的接轨,新标准于
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新标准包括五大类指标:分别是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指标、微生物
指标、与消毒有关指标、放射性指标。以下就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指标及意义作一些
浅析。
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水的色度是对天然水或处理后的各种水进行颜色定量测定时的指标,天
然水经常显示不同的颜色。
腐殖质过多时呈棕黄色,粘土使水呈黄色,硫使水呈浅蓝色。藻类可以使水呈
不同的颜色,如绿色、棕绿色、暗褐色、绿宝石色等。当水体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
精心整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精心整理
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分为真色与表色。真色是由于水中溶解性物质引
起的,也就是除去水中悬浮物后的颜色,而表色是没有除去水中悬浮物时产生的颜
色。这些颜色的定量程度就是色度。色度是评价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饮用水
水质标准规定色度不应大于15度。
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颗粒,使得原本无色、无味、透明的
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天然水的浑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细微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溶性
带色有机物及浮游生物和其它微生物等细微的悬浮物所造成。这些悬浮物质能吸附
细菌和病毒,所以浑浊度低有利于水的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毒,对确保给水安全是
必要的。浑浊度是反映天然水和饮用水的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用以表示水的清澈
或浑浊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重要指标。
臭和味:被污染的水体往往具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闻到的称为臭,口尝到的
称为味。水中的嗅与味的来源可能有:水生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衰亡;有机物的
腐败分解;溶解气体硫化氢等;溶解的矿物盐或混入的泥土;工业废水中的各种杂
质如石油、酚等;饮用水消毒过程的余氯等。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气味,例如湖
沼水因藻类繁生或有机物产生鱼腥及霉烂气味;浑浊河水常含有泥土的涩味;温泉
水常有硫酸味;含溶解氧较多的带甜味;含有机物较多的也常具有甜味;水中含氯
化钠带有咸味,含硫酸镁等带有苦味;含硫酸铜带有甜味,而铁高的水带有涩味。
臭和味超标会给人一种嫌恶的感觉。根据水的臭与味,可以推测水中所含杂质和有
害成分,标准是无异臭、异味。
可见物:可见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主要来源于土壤冲刷、生活及工业垃圾污染。含铁高的地下水暴露于空气中,水中
的二价铁易氧化形成沉淀。水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水中絮凝物的残留。有机物污染严
精心整理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精心整理
重的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可造成水中大量有色悬浮物的产生。水中含有肉眼可
见物会影响饮用水的外观,表明水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或生物的过多繁殖,标准规
定肉眼可见物应为无。
pH值:水中氢离子活度倒数的对数值。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pH的基于健康的
准则值。当然水中pH越接近血液pH即7.35-7.45最好。但是在人类进化中,从饮用
天然水、井水到近一百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