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液压传动第六章液压阀课件.ppt

发布:2016-04-02约4.9千字共7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应用: 特点:a.无控制油时,与普通单向阀相同 b.通控制油时,正反向都可以流动。 应用: 锁紧油缸,避免倒灌。 控制重物下放速度。 两位两通 两位三通 两位四通 三位四通 两位五通 三位五通 结构及外观图 机动 电磁 液动 电液动 工作可靠性(电磁阀、电液阀、液动阀) 可靠的换向、复位;(与压力、流量有关) 压力损失 通过的流量影响压力损失; 内泄漏量 影响系统效率,使油液升温; 换向、复位时间 按系统要求合理选用; 换向频率 单位时间内的换向次数。 按工作原理: ◆直动式 ◆先导式 按阀芯结构:◆滑阀 ◆球阀 ◆锥阀 按用途:◆溢流阀 ◆减压阀 ◆顺序阀 ◆平衡阀 ◆卸荷阀 一、溢流阀 1.直动式溢流阀 DBD型直动式溢流阀 2.先导式溢流阀 二、减压阀 工作原理: ● p2 ps ,处于非工作状态, 不起减压作用; ● p2 ps ,减压、稳压。 稳压原理 ● p2 ↑→阀芯上移→阀口减小→ Δp ↑, p2= p1 -Δp , p1一定,Δp ↑ , p2↓; ● p2 ↓ →阀芯下移→阀口开大→ Δp ↓, Δp↓, p2↑= ps 。 应用:使夹紧缸获得稳定的低压。 三、顺序阀 2. 外控顺序阀 结构:控制油口。 工作原理: pK ps ,不通; pK ps ,进出口接通。 特点:外部控制,外部泄油。 四、压力继电器 一、普通节流阀 二、调速阀 三、旁通式调速阀 一、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 二、常用的结构形式 二、比例阀的结构 电液伺服阀中: 电磁部分将输入电流转变成转矩,是衔铁偏转(力矩马达)。 液压部分的喷嘴-档板装置使微小电信号可借助于档板间隙的改变是滑阀移动(液压放大器)。 电液联合控制,弹簧复位。 电磁控制先导阀动作; 液体控制主阀芯动作; 节流阀控制阀芯移动速度。 简化符号: 应用:高压、大流量的场合。 (q≤1200 L/min)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3、换向阀的结构 电液换向阀:由电磁滑阀和液动滑阀组合而成。 液动阀心右移:电磁铁3通电时,电磁阀心4右移,压力油经单向阀1与液动阀心8左端接通,右端油经节流阀6及电磁阀接通油箱。 液动阀心左移:电磁铁5通电时,电磁阀心4左移,压力油经单向阀7与液动阀心8右端接通,左端油经节流阀2及电磁阀接通油箱。 4、换向阀的中位机能分析 三位换向阀芯处于中位时,各通口间有不同的连通方式,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称该连通方式为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三位四通换向阀常见的中位机能、型号、符号及特点: O型 双向锁紧,系统保压。 四口全通,油缸浮动,泵卸荷。 H型 Y型 油缸浮动,系统保压。 K型 单向锁紧,油泵卸荷。 双向锁紧,油泵卸荷。 M型 差动连接。 P型 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见P91表6-7。 系统保压; 系统卸荷。P口通畅地与T口接通时,系统卸荷; 换向平稳性和精度; 启动平稳性。 液压缸“浮动”和在任意位置上的停止。 分析和选择阀的中位机能时,通常考虑: 详见P91-92。 5、主要性能 §6.4 压力控制阀 分类: (一)功用和要求 溢流阀是通过阀口的溢流,使被控制系统或回路的压力维持恒定,实现稳压、调压或限压作用。 主要要求: 调压范围大、调压偏差小、压力振摆小、动作灵敏、过流能力大、噪声小。 (二)工作原理和结构 工作原理: p ps ,阀口不开; p ps ,溢流。 ps — 弹簧力 职能符号: 结构:先导阀、主阀 阻尼孔 主阀 先导阀 平衡弹簧 调压弹簧 阻尼孔、压差Δp 远程控制口K: 实现远程调压。 K口打开,p由控制油压决定; K口堵上,p由先导阀ps决定。 职能符号 实物 (三)静态特性 垂直安放(直动式)时,阀芯受力平衡方程: 稳定工作时,作用在溢流阀心上的力是平衡的。 式中: k — 弹簧刚度; xC— 弹簧的预压缩量; xR— 阀口开度(阀芯位移,即增加的压缩量)。 则开启压力pc为: 溢流阀开始溢流(阀口将开未开)时: 流量-压力特性方程: 直动式 先导式 溢流阀的特性曲线 溢流阀理想溢流特性曲线最好是在pT处平行于流量坐标的直线,即仅在压力达到pT 时才溢流。 (四)应用 作溢流阀,使系统压力恒定; 作安全阀,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 作背压阀,接在系统回油路上,以改善执行元件的运动平稳性; 实现远程调压或使系统卸荷。 作用:减低系统压力并稳压。 特点:出口压力控制阀芯动作。 职能符号: 减压阀 减压阀的p2-q特性曲线: 先导式减压阀中,出油口压力的压力调整值越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