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MW超临界机组控制方案说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龙泉金亨2×660MW超临界机组
MCS系统逻辑设计说明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3月18日
660MW超超临界机组控制方案说明
1.超超临界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超临界机组相对于亚临界汽包炉机组,有两点最重要的差别:一是参数提高,由亚临界提高至超临界;二是由汽包炉变为直流炉。正是由于这种差别,使得超临界机组对其控制系统在功能上带来许多特殊要求。也正是由于超临界机组与亚临界汽包炉机组这两个控制对象在本质上的差异,导致各自相对应的控制系统在控制策略上的考虑也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在模拟量控制系统中表现较为突出。此处谨将其重点部分做一概述。
1.1 超临界锅炉的控制特点
(1)超临界锅炉的给水控制、燃烧控制和汽温控制不象汽包锅炉那样相对独立,而是密切关联。
(2)当负荷要求改变时,应使给水量和燃烧率(包括燃料、送风、引风)同时协调变化,以适应负荷的需要,而又应使汽温基本上维持不变;当负荷要求不变时,应保持给水量和燃烧率相对稳定,以稳定负荷和汽温。
(3)湿态工况下的给水控制——分离器水位控制,疏水。
(4)干态工况下的给水控制-用中间点焓对燃水比进行修正,同时对过热汽温进行粗调。
(5)汽温控制采用类似汽包锅炉结构,但应为燃水比+喷水的控制原理,给水对汽温的影响大;给水流量和燃烧率保持不变,汽温就基本上保持不变。
1.2 超临界锅炉的控制重点
超临界机组由于水变成过热蒸汽是一次完成的,锅炉的蒸发量不仅决定于燃料量,同时也决定于给水流量。因此,超临界机组的负荷控制是与给水控制和燃料量控制密切相关的;的修正32% BMCR流量指令,由于分离器处于湿态运行, 通过液控阀10HAG41AA101、10HAG42AA101)进锅炉排污扩容器,在暖管阶段通过调阀10HAG70AA101进入一级减温,给水系统处于循环工作方式。在机组负荷大于32%BMCR后,锅炉逐步进入直流运行状态 ,焓控制器开始工作。
3)干态运行方式
用给水指令与给水流量的偏差的PI调节控制用电泵或汽泵转速,即控制给水量。干态方式用分离器出口焓对燃/水比进行修正。
4)RB给水指令
RB时经燃料指令折算的给水指令缩短延迟时间,60秒后用过热器入口焓对燃/水比进行修正(在RB过程,喷/水比不参与),确保过热汽温在可控范围内。
5)给水控制方式
给水控制系统采用二台50%汽泵、一台30%电泵、主给水旁路调门。给水控制系统通过对泵速和阀门的配合控制来给水量。为适应机组的各种运行方式,设计多回路变结构控制系统。
机组在启动和低负荷(小于30%额定负荷)时,由一台电泵向锅炉供水。这时给水调节系统按单电泵工作方式。当锅炉给水量较小时,用出口旁路阀调节给水量。当旁路开度达90%时,应改为电泵或汽泵转速控制。当负荷大于30%,当主给水电动门打开,旁阀超驰以一定速率关闭。正常工况二台汽泵运行,主给水电动门打开,控制汽泵转速来调节负荷。给水控制系统属单回路控制,转速控制一拖三,不采用平衡算法,原因是给水回路是快速跟随系统。控制系统变参数由控制内部变结构完成,分单电泵、单汽泵、双汽泵、混泵控制方式。正常工况电泵处于后备“自并”状态。
1.4 改善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调节品质
为了提高机组负荷响应的能力,主要方法为:利用机组的,对给水和给煤应有合理的的协调燃.1 机组指令处理回路
机组指令处理回路是机组控制的前置部分,它接受操作员指令、AGC指令、一次调频指令和机组运行状态信号。根据机组运行状态和调节任务,对负荷指令进行处理使之与运行状态和负荷能力相适应。
2.1.1 AGC指令
AGC指令由省调远方给定,4~20mA对应330MW~720MW。当机组发生RUNUP/RUNDOWN、RUNBACK,退出AGC控制。
2.1.2一次调频指令
一次调频指令为频率对应功率关系,频率调节死区范围为±0.033HZ(3000±2r/min),频率调节范围确定为50±0.2 HZ,即49.8~50.2 HZ(对应于汽轮机转速控制范围为3000±12r/min),对应±40MW。当负荷达到上限720MW或下限340MW对一次调频信号进行方向闭锁,当机组发生RUNUP/RUNDOWN、RUNBACK时退出一次调频控制。
2.1.3机组指令的实际能力识别限幅功能
机组指令的实际能力识别限幅是根据机组运行参数的偏差、辅机运行状况,识别机组的实时能力,使机组在其辅机或子控制回路局部故障或受限制情况下的机组实际负荷指令与机组稳态、动态调节能力相符合。保持机组/电网,锅炉/汽机和机组各子控制回路间需要/可能的协调,及输入/输出的能量平衡。
机组指令的实际能力识别限幅功能,反映了协调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