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章.ppt

发布:2025-02-07约1.53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先进先出法**1.含义:先进先出法是依据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例:5.30购进500公斤5元/公斤6.4购进100公斤4.5元/公斤7.2发出400公斤发出成本?2.评价优点:(1)期末存货接近市场价值;(2)及时核算成本缺点:(1)工作量大;(2)物价变动时:A.持续上涨时:本期耗用存货成本偏低,本期利润偏高B.持续下跌时:本期耗用存货成本偏高,本期利润偏低20×1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1003001012460013发出100801012196022012264018购入2001326002202001213524027发出220501213329015013195031合计500620045052501950加权平均法**缺点:及时性差,故价格波动不大时,可用上月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发出存货成本及期末存货均与市场价值不符。评价含义:月中不计算发出存货成本,月末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该成本计算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数量×材料单位平均成本优点:工作量小发出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0×1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13发出18018购入20013260027发出27031合计5006200450125400150121800发出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000+3600+2600)÷(100+300+200)=12发出存货成本=450×12=5400个别计价法**含义:个别计价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评价优点:精确缺点:工作量大,故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缺点:工作量大。评价含义:每进一次料,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发出材料成本按最近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数量×材料平均单位成本优点:(1)及时强;(2)期末存货价值与发出存货成本都比较接近市场价格,损益计算比较准确20×1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40011.5460013发出18011.5207022011.5253018购入20013260042012.21513027发出27012.21329715012.21183331合计5006200450536715012.211833存货的后续计量—发出存货不同成本流转假设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根据:期初+增加-减少=期末高低期末资产计价期末资产计价当期损益当期损益影响采用不同存货计价的方法不同,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对财务状况、损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存货的后续计量—发出存货**①存货计价对企业损益的计算有直接影响。表现在: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②存货计价对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计算有直接影响。③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缴纳所得税的数额有一定的影响。(3)为什么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IAS2)企业实际销售中会先生产的产品先销售,采用后进先出法造成人为脱节。存货的后续计量—发出存货**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