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1_2013年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度与干旱条件的相关分析_赵舒怡.pdf

发布:2017-08-04约2.83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0 卷第5 期 地 理 学 报 Vol.70, No.5 2015 年5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May, 2015 2001-2013 年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度与干旱条件 的相关分析 1, 2, 3, 4 1, 2, 3, 4 5 赵舒怡 ,宫兆宁 ,刘旭颖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2. 水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北京 100048; 3. 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4.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 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5.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基于MODIS-NDVI 遥感数据以及地表气象数据,计算了2001-2013 年华北地区的修正 Palmer 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PDSI )和植被覆盖度,总结出植被覆盖度以及 PDSI 的年际变化规律,从华北地区生态分区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华 北平原的植被覆盖度呈南高北低、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点,最低为内蒙古高原草原生态区的 0.61 ,最高为淮阳丘陵地区的0.84 ;②2001-2013 年,华北平原整体植被覆盖度主要呈上升趋势, 其中华北的北部、西部、南部山区及丘陵地带植被覆盖度主要呈上升趋势,而华北平原农业区 以及京津唐城郊地带植被覆盖度呈下降趋势;③华北地区的东北部有变潮湿的趋势,南部则有 变干旱的趋势,其他地区干旱条件变化不明显;④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干旱程度的平均 相关系数为0.20 ,73.37%的地区相关系数为正,正相关关系最为明显的地区为华北地区的西北 部,而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与河南省一级、二级城市的城郊地区相关系数多为负值。⑤在华 北大部分地区,夏季和秋季的气候干旱条件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最为明显。 关键词: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度;PDSI ;生态区;相关分析 DOI: 10.11821/dlxb201505004 1 引言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 [1] 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 ,是刻画植被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 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参量。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时,常将植被覆盖度 被作为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干旱是水分持续亏缺的一种异常气象现象,是所有气候因子作用于生态环境中的综 合反映。常利用表征气候干湿条件的综合参量来评价气候条件的干旱程度,一般将这种 参量称为干旱指数。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干旱条件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在对大区域植被 [2-7] 覆盖度的研究中,不少学者利用中低分辨率数据分析植被覆盖度的历年变化趋势 或不 [8- 10] [2] 同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穆少杰等 基于MODIS-NDVI 遥感数据获 取了内蒙古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度数据,结合研究区同期降雨量和温度数据,从不同时空 尺度上分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收稿日期:2015-01-14; 修订日期:2015-04-01 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2014DFA21620);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gram of China, No.2014DFA21620; China Scholarship Found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