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 第十二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 构【建筑.pdf
第十二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第十二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第三节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
第四节双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方法
第五节楼梯的计算与构造
编辑ppt
第一节概述
第一节概述
一、单向板与双向板〔四边支承的板〕
单向板:荷载主要沿短向传递,受单向弯曲的板。
双向板: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且双向弯曲的板。
二、分类
按施工方法:现浇和预制。
按结构类型分为:单向板楼盖、双向板楼盖、井式
楼盖、密肋楼盖、无梁楼盖〔板
柱结构〕。
三、荷载
垂直荷载:恒载、活恒载。
编辑ppt
单向板楼盖
双向板楼盖
无梁楼盖
编辑ppt
第二节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第二节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一、单向板肋形楼盖
〔一〕结构平面布置
1.主梁:一般横向布置,跨度5~8米;
次梁:跨度4~6米;板:1.7~2.7米。
2.梁尽可能贯穿且梁、板尽可能布置成等跨度。
〔二〕荷载的传递和计算
1.荷载传递:板-→次梁-→主梁
2.荷载计算
板:取1米为计算单元。
次梁:承受板传来的荷载和自重。
主梁:承受次梁传来的荷载和自重。
〔三〕计算简图:荷载、跨度与支承条件等(图12-3)。
编辑ppt
编辑ppt
二、双向板肋形楼盖
结构平面布置
1.一般结构:同单向板,但L1/L2<2〔见图12-4〕。
2.井式楼盖:〔见图12-5〕
三、无梁楼盖
结构平面布置〔见图12-6〕
1.柱帽:抗冲切。
2.尺寸要求:柱网方形、跨数≥3、柱距≥6m、板厚为160~200mm等。
编辑ppt
编辑ppt
第三节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
第三节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
•跨数>5的等跨结构计算简图的简化。
•单向板肋形楼盖内力计算方法: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
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
编辑ppt
一、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
〔一〕荷载的最不利组合〔最不利内力组合〕
1、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1〕控制截面:跨中截面、支座截面。
〔2〕布置原那么:使控制截面产生最大内力。
跨中产生最大正弯距、最小正弯距
支座产生最大负弯距、最大剪力
〔3〕布置数量
2、内力包罗图
W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