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如何绩效考核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要内容 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绩效考核的目的意义 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绩效考核的工作原则 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绩效考核的对象 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的内容及指标 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的实施 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等次及结果应用 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绩效考核的工作要求 一、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绩效考核的目的意义 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能力建设和规范管理; 科学评价职责范围内区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的成绩和效果; 促进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促进卫生监督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绩效考核的工作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坚持依法依规、科学评估 坚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 三、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绩效考核的对象 省、地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四、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的内容及指标 (一)卫生监督机构 《业务指标》:业务工作、综合管理、作风建设3项内容。根据有关指标的重要程度,设立了10个关键项。 《保障指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设备装备4项内容。根据有关指标的重要程度,设立了8个关键项。 四、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的内容及指标 (二)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人员 实行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依照《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进行考核; 按照事业单位管理的单位,依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指标由考核单位结合职责要求和本单位实际制定。 五、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的实施 (一)考核的组织管理 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本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绩效考核,对辖区内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情况定期进行核查。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做好本级的绩效考核工作,对县级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本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绩效考核,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做好本级的绩效考核工作。 五、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的实施 (二)考核方式和形式 考核方式:日常工作考核和现场考核相结合。包括:听汇报、召开座谈会、现场查看、资料核查、知识技能考核、问卷调查、服务对象评议、综合评估等。 考核形式:卫生监督机构自评和卫生行政部门核查。 上级对下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绩效考核核查可采用专家组检查方式,专家组成员可由卫生、人保、财政、编制、发展改革、医学院校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原则上每年考核1次。 五、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的实施 (三)考核程序 六、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等次及结果应用 (一)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优秀:《业务指标》得分≥450分,《保障指标》得分≥400分,且无2个(含)以上关键项得0分。 合格:《业务指标》得分≥400分,《保障指标》得分≥300分。 除优秀、合格外,其他为不合格。 六、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等次及结果应用 (二)结果应用 按事业单位管理的监督机构:依据上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核定本年度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当年绩效考核获得优秀等级的,政府适当增加当年度财政拔款和绩效工资总量,其工作人员考核优秀的比例可提高到20%。 六、卫生监督机构绩效考核等次及结果应用 (二)结果应用 实行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卫生监督机构:当年绩效考核获得优秀等级的,经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可按授奖种类和级别适当提高其工作人员年终考核获得优秀、嘉奖和立功的人员比例。 七、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绩效考核的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考核管理; 积极宣传推动,抓好贯彻落实; 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工作失效。 * 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 如何绩效考核 自评,形成自评报告 考核组现场考核,形成考核意见 考核组现场考核,形成考核意见 卫生行政部门复核后予以公布、反馈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