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浙江专用)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5章 专题2 增分突破3.docx
PAGE
1-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5章专题2增分突破3
一、古诗文阅读
(1)古诗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考查了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古诗词、古文和文言文的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诗文的写作手法。例如,《离骚》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诗人屈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高尚的人格品质。
(2)阅读古诗文时,要注意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典故,这对于把握全文主旨和作者情感至关重要。比如,《庐山谣》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要注意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它们能够使诗文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
(3)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诗词名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背景。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涵。例如,《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体现了王勃宽广的胸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提高古诗文阅读的鉴赏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二、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它不仅考察学生对古代汉语的理解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在复习文言文时,首先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句式、词性、语气等,这些都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例如,《史记》中的《陈涉世家》一文,通过陈涉起义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农民起义的背景和特点,以及陈涉的领导才能和革命精神。
(2)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结构。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基本元素,虚词则起到连接、修饰等作用。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通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实词和虚词的运用,表达了孔子对学习态度的重视。同时,要善于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排比等,这些手法使文言文更加生动形象。
(3)文言文阅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古汉语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例如,《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通过烛之武的智谋和勇敢,展现了春秋时期的外交斗争和智者的风采。在复习过程中,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文言文,积累词汇,熟悉各种句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理解文言文所蕴含的哲理和智慧,这对于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考查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首先要关注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安排,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据统计,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多以议论文为主,占比达到60%以上。例如,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中,现代文阅读选文《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创作》一文,通过对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引发了考生对文学与科技关系的热议。
(2)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筛选关键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例如,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选文《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一文,作者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民族复兴的必要性和途径。考生在阅读时,需要关注作者提出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3)现代文阅读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关注作品的写作手法、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例如,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选文《边城》一文,作者沈从文通过对湘西边陲小镇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物性格。考生在阅读时,要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情感变化以及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此外,结合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的练习,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四、语言文字运用
(1)语言文字运用是高考语文的核心能力之一,它涵盖了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多个方面。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对词汇的积累和运用,掌握各类词汇的搭配和用法,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据统计,高考语文试题中,词汇运用题的占比约为30%。例如,在作文写作中,正确使用同义词、反义词和近义词,可以丰富文章的语言表现力,如使用“勤奋”与“刻苦”互换,可以增加文章的层次感。
(2)语法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类句型、时态、语态等语法知识。在高考中,语法题往往以选择题和改错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辨别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