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实训OK.ppt

发布:2017-05-04约2.66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综合应用 结构化程序设计有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其中顺序结构是最简单、最自然的结构,也是最常见的程序结构,一般情况下,程序总体结构都是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特点,是程序从上至下逐个语句执行。 顺序结构不需要也没有专门的控制语句,这与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不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比较简单、自然,初学者一般首先学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在学习程序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个简单程序的构成。一个简单程序大致分为4部分: (1)声明部分,主要是变量的定义; (2)数据输入部分,为数据处理提供基础; (3)数据处理部分,是程序的核心部分; (4)数据输出部分,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检查 编写程序的基本思路 按照程序的基本组成,在编写程序时,可分以下四步: (1)确定本程序所需变量数目及每个变量的类型; (2)确定需要输入哪些数据,如何输入; (3)用某种方法(如数学公式)处理数据,产生结果; (4)用输出函数输出结果。 例如:设计一个程序,输入球的半径,然后计算球的体积。 1. 确定变量的数目和变量类型 球的半径由用户输入确定,需要一个变量来存放球的半径值。球的半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实数。显然,半径的数据类型为浮点型比较理想(当然也可为整型,但所设计的程序不能求半径为实数的球的体积,功能受限);通过公式求出球的体积后,一般也会先放在一个变量中保存,然后再输出,所以也需一个变量。显然球的体积值为浮点型(因为圆周率是浮点型)。 分析后得出,变量定义为float r ,v; 2. 确定输入数据 题目要求输入球的半径,半径为浮点型 ,所以要用输入函数scanf,浮点型用%f格式说明符。 分析后得出,程序的输入语句为:scanf(%f,r); 3. 数据处理 球体积的数学公式为圆周率乘以半径的立方再乘以3除以4。 分析后得出,程序的处理语句为v=3*3.14*r*r*r/4; 4. 输出计算结果 利用输出函数printf输出,浮点型用%f格式说明符。 分析后得出,程序的输出语句为printf(“v=%f\n”,v); 从第1章可知,在C语言程序中,有且只有一个主函数,所以编写程序时,可以很自然地加上以下几行: main() { } 将以上各部分组合起来,再稍加整理,可写出以下完整程序: main() { float r,v; scanf(%f,r); v=3*3.1415926*r*r*r/4; printf(v=%f\n,v); } 注意:以上程序中,还可定义一个符号常量代替圆周率。 例如:#define Pi 3.1415926 【例 】 在屏幕上显示字符A。 #includestdio.h main() { char ch; ch=A; putchar(ch); } 【例】 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然后显示出来。 #includestdio.h main() { char ch; ch=getchar(); putchar(ch); } 应用举例 【例 】 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一个小写字母,将其转换为大写字母后输出。 分析: 在C语言中,字母以其ASCII码值形式存放在内存中,如char ch=A,在字符型变量ch中并不是存放字母A,而是数值65,65是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值。 仔细分析ASCII码表(附录A)后,发现同一字母大小写的ASCII码值相差32(或20H),而且小写字母的ASCII码值大。所以,要将输入的小写字母转为大写形式,只要将输入的小写字母直接减去32即可。 程序如下: #includestdio.h main() { char ch; ch=getchar(); ch=ch-32; putchar(ch); } 练习: 已知华氏温度求摄氏温度C=5/9(F-3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例 】 输入一个3位正整数,以倒序形式输出它的各位数。 例如,输入123,则输出321。 分析: 将一个数倒序的基本思想为,先找出这个数各个数位上对应的数字,然后将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与最高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将十位上的数字与第二高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依此类推,直到交换完正中间的两个数字或只剩一个数字时,即完成数的倒序操作。 分析: 1. 个位——利用%运算符,将这个数除以10取余,可求 出这个数个位对应的数字。 2. 百位——利用“/”运算符(两整数相除时为整除),将这个数除以100,可求出这个数的最高位百位对应的数字。 3. 十位——获取这个数十位对应的数字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先将这个除以100取余,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