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景观设计基本原理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景观设计基本原理2 设计步骤 3. 路径---由目标到设计内容,至设计方案完成 这一过程的主要任务是:内容策划---空间组织---功能布局---形象创造。吴良镛先生称之为模式阶段,方案阶段。 路径如何确定与选择?这实质是设计方法的问题。详细的讲解,到第四章景观设计方法论时讲解。 我们先看一个设计实例。 实例: 大环文化产业园多解规划研究 实例: 大环文化产业园多解规划研究方法 1 模糊的目标——大环文化产业园 “大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由一条机车测试环状铁道围成的未开发地,占地约6平方公里。由于机车的提速,目前大环的直径已不能完全适应机车测试的需要。北京市与朝阳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中都将其定位为北京市文化产业园。那么未来这个文化产业园将会有什么内容?有什么样的空间结构和形态?又有怎样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文化产业园显然是一个没有准确答案的,有多元解的难题。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设计一个最优的文化产业园区的过程,而是一个搜寻、验证、模拟、评价直至最终求得满意解的过程,是一个未来多情景的搜寻和论证过程。 (1) 拟解决的问题:文化产业园是什么?(2) 成果期待:目标的多个假定。(3) 工作时间:一周(第1周)。(4) 工作地点:现场、网站、相关区域。(5) 方法:现场踏勘、社会调查,基于经验和资料的直觉判断和头脑风暴。 第7天:每个人将自己的关于北京大环文化产业园的理解在纸上进行描述,最终形成了7个各有特色的假定目标: (1)艺术田园城市;(2)交通博物馆;(3)21世纪理想社区模式; (4)休闲生态农业区; (5)高技术设计产业园区; (6)电影城; (7)多元文化家园。对这7个目标进行合并同类项,最终归纳为4个关于文化产业的目标,作为进一步搜寻和明确的对象: (1)艺术文化:创造一个以艺术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园;(2)现代技术文化:创造一个以高科技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园;(3)生活方式文化:创造一个近乎乌托邦的模范社区;(4)电影文化:创造一个以电影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园。 这些分类目标反过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什么是文化:艺术文化、技术文化、生活方式文化和电影文化;当然,文化还包括其他方面。 (1)拟解决的问题:如何证明目标的存在。(2)成果期待:通过战略分析,明确项目定位。(3)工作时间:一周(第2周)。(4)工作地点:图书馆、网站、相关工作区域、工作室。(5)方法先建立一个统一的坐标系,在这一坐标系中寻找目标。上述第一个星期内的头脑风暴的结果是一些相对清晰,但仍然很模糊的目标,将在下面的一周时间内,通过一个系统的方法和逻辑过程,进一步加以明晰。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由时间轴和空间轴坐标系。 这一阶段的最终结果,明确为以下四个战略目标:(1)艺术之轮:围绕艺术的教育、创作、生产和市场而形成的文化产业园区;(2)国际数码设计港:围绕现代数字技术和信息设计而形成的产业园区;(3)艺术生态群落:体现未来艺术与生态生活方式的理想家园;(4)影视之环:以影视艺术为核心的主题文化产业园区。 (1)拟解决的司题:目标应包含什么内容。 (2)成果期待:明确的内容清单。 (3)方法:文化产业内部生态关系分析+头脑风暴。基于上两周的成果,对已确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内容的明确化。每个方案组就既定的战略目标进行系统的解剖,根据文化产业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分析其构成及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艺术教育与艺术家、学生及工作室以及艺术品的市场化等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文化产业系统内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分析。通过这些分析,评价和确定一个文化产业需要有一个怎样的“生物链”才能健康的运转。因此确定一个相当清晰的项目(元素)内容清单。在此系统的分析基础上,经过头脑风暴阶段,又将其进一步完善。 (1)拟解决的问题:如何将内容清单和文化产业链在空间上体现出来。 (2)成果期待:目标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3)方法景观元素之间的过程与格局分析。基于前一阶段的成果,进行各元素间空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其物流、能流、人流及信息流的以确定各景观元素(文化产业园内的功能体)的空间格局,具体讲,本阶段分为四个步骤,即:第一步,功能体关系示意图:明确功能体之间的上下、左右关系;第二步,功能分区图:明确功能在空间上的总体分布;第三步,结构设计:明确交通、建筑、开放空间、绿地系统等格局;第四步,效果。 (1)拟解决的问题:所设计的方案是否满足最初设想的目标? (2)成果期待:对多个方案分别进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3)方法:经济效益可根据投入产出的模型进行分析;生态效益根据生态经济学等各种方法进行分析;社会效益充分考虑文化产业园区对国家、北京市及当地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