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理念与立法选择.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7年第3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3,2007
of aIldS0cial
Joumal
(总第144期) F哂i狮NonIlalUrliversity(PKl∞3phy
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理念与立法选择
魏树发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本文提出并分析了我国现行精神病人监护制度面临的社会背景问题和制度本身问题;从借鉴
的角度,介绍分析了以德国为代表的法定监护型、以英国为代表的意定监护型、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型三
种典型立法模式,面向我国立法归纳总结了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三大新理念和我国的五大立法选择性课题,
即尊重本人的自己决定权、重视人身监护、维持本人生活平常化等新理念和制度的利用对象、立法模式的
选择、法定监护的方式、意定监护、构建国家社会支持体系等课题。
关键词:成年人监护;精神病人;老年痴呆;法定监护;意定监护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现行精神病人监护制度面临的问题 年痴呆症发病率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65岁以上人
我国现行精神病人监护制度面临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群中老年痴呆发病率达5%以上,也就是说,65岁以上
J。
的问题:一是社会背景,即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二 老人中,每20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2
是我国现行精神病人监护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另据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提供的信息:保守地
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 估计,全国有老年性痴呆患者600万以上l引。
作为精神病人监护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这里主要 第三,传统的家庭赡养功能弱化。在我国一直以来
强调以下三点: 基本上靠家庭赡养、护理老人,特别是在农村更是如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全国 此。可是人口老龄化的同时,家庭养老护理能力却在明
显下降。这是因为:(1)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由于我国
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
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从1999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族世代4—2—1人口结构正在形
年开始进入了老龄社铲。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 成;同时。传统的大家庭解体,家庭结构趋向核心化,
口老龄化特征明显,报告列举了七大特征。这里只介绍 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2)老年空巢家庭增多。在现代
与成年人监护制度相关的两大特征:(1)老年人口规模 化进程中,由于市场配置劳动力的结果,越来越多的劳
巨大。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 动年龄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贫困地区迁移到富裕
地区。“留守老人”越来越多。
老年人口总量的1/5。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
在这样的高龄化社会当中。从民法的视角看。重要
人口为1.43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
的是意思能力减退或丧失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如何尊重
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
和保障他们的人权,是成年人监护制度必须认真考虑
持在3亿一4亿的规模。(2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
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