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犬猫的寄生虫病并殖吸虫病.pptx

发布:2025-03-08约1.05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并殖吸虫病

并殖吸虫病又称肺蛭病或肺吸虫病,是由并殖科并殖属的几种吸虫寄生于犬、猫肺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本病在临床上以慢性支气管炎为特性,属人畜共患病,能感染多种野生动物、家畜(如虎、狼、狐、犬、猫、貉和獪剂等)和人。

【病原】

本病的病原有卫氏并殖吸虫、四川并殖吸虫、会同并殖吸虫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卫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虫体肥厚,椭圆形,形似咖啡豆,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呈红褐色,体表有小刺。虫体长7.5~16mm,宽4~8mm,口吸盘在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中部,两者大小相似。

口腔接肌质咽球,食道短,肠管弯曲,伸延至虫体后端。睾丸两个呈分叶状,左右并列于虫体后1/3处,无雄茎和雄茎囊。子宫盘曲于腹吸盘右侧,左侧是卵巢,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左后方。虫卵为椭圆形,呈金黄色,卵盖清晰,大小为75~118um*42~67um,卵内具有1个胚细胞和10多种卵黄细胞。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卫氏并殖吸虫的发育过程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或半咸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或半咸水螃蟹和螯虾。其成虫在终末宿主的肺部虫包囊内产卵,虫卵随痰液食入消化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25~30龙水中经18~20日发育为毛蝴。毛蝴自虫卵内孵出后在水中游动,能存活1~2H,碰到合适的中间宿主淡水螺时,即侵入其体内继续发育,经胞蝴、母雷蝴、子雷蝴等阶段逐渐发育为许多的短尾蝴。

短尾蝴自螺体内逸出后,即侵入第二中间宿主蟹、喇姑或虾体内并形成囊蝴。囊蝴在蟹或喇姑体内生存时间很久。犬、猫等终末宿主因吃了具有活囊蝴的蟹、喇姑和虾等,或吃了被囊蝴污染了的食物和水而感染。

感染后囊蝴在小肠中破囊游出,钻入肠壁,进入腹腔并穿过横膈膜,移行到肺小支气管附近组织寄生并发育为成虫。成虫周围有结缔组织包囊,其包囊有微细的管道与小支气管相通,虫卵通过管道排入小支气管。成虫在终末宿主体内可存活5~6年,有的甚至长达。

【症状】

临床上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重要体现为精神不振、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常伴发气胸。如虫体侵入肝脏、脑组织中形成异位寄生时,也许会出现某些更为严重的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粪便虫卵检査发现虫卵,即可确诊。也可X线检査或皮内反应试验进行诊断。

【治疗】

(1)吡喹酮10mg/kg体重,内服。

⑵丙硫苯咪唑50~100mg/kg体重,每日2次,内服,连用2~3周。

(3)硫双二氯酚100mg/kg体重,每日1次,连用7Bo

⑷硝氯酚2mg/kg体重,每日1次,内服,连用3日。

感谢观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