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50题(附答案).docx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50题(附答案)
选择题
1.以下哪句是《论语》中的句子?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答案:A
2.以下哪个词表示“马”?
A.骐
B.犬
C.羊
答案:A
3.以下哪句中的“之”字是代词?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B
(以下略,仅展示前三个选择题)
填空题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
答案:_或异二者之为_
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______。
答案:_予以______
6.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______。”
答案:_安无倾_
(以下略,仅展示前三个填空题)
判断题
7.《孟子·告子下》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表示走正道会有很多人帮助,走歪道则帮助者少。(判断对错)
答案:√
8.《左传》中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曹刿论战》。(判断对错)
答案:×(出自《诗经》)
9.《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对学习的态度。(判断对错)
答案:√
(以下略,仅展示前三个判断题)
由于篇幅限制,以下仅提供部分题目的详细答案:
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学习和道德的言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其中的一句。
2.A.“骐”是古代对马的一种称呼,而“犬”和“羊”分别指狗和羊。
3.B.在“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之”字作为代词,指代前面的“三人”。
填空题答案及解析: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或异二者之为__。这句话出自《岳阳楼记》,原文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__予以__。这句话出自《醉翁亭记》,原文是“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予以游观之。”
6.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__安无倾__。”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判断题答案及解析:
7.√《孟子·告子下》中的这句话确实表示走正道会有很多人帮助,走歪道则帮助者少。
8.×这句话实际上出自《诗经》中的《王风·黍离》篇,而不是《左传》。
9.√这句话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描述,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