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教学设计张仁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第十章 第1节《浮力》 教学设计
课题
第十章 第1节 浮力
姓名
张仁科
科目
物理
所用教科书版本
人教版
时间
2018.04.11
所教年级
八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
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浮力》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密度、液体压强以及合力和二力平衡知识以后,通过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建立浮力概念、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归纳浮力大小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为后面浮力的应用打下基础。学习中用到实验、推理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对初二的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较弱,对概念的理解、规律的分析有欠缺。但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动手心情很迫切,对新生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渴望掌握知识。本节课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规律。利用这节实验探究课创设一个平台,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锻炼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现象,知道浮力的定义,明确浮力产生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学会用测重法计算浮力的大小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
【教学难点】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教具学具
教师: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立方体
学生(分组):烧杯、水、酒精、浓盐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空饮料罐、水桶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引
入
课
题
演示实验一 :给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让学生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演示实验二 :把木块、铁块、铝块、乒乓球、泡沫等物体放入水中
提出问题
铁块、铝块是否受水的托力?请学生用实验证明
观察、思考
计算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多少
观察思考:铁块、铝块是否受水的托力
学生用所给实验器材证明铁块、铝块受水的托力,并计算出托力的大小
从有趣的实际问题中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认识浮力的存在,了解到在生活和生产中浮力的各种应用。进而引发浮力的概念的思考。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
系
实
际
引
出
概
念
演示实验
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
SHAPE \* MERGEFORMAT
提出问题
铁块在水中会沉底,铁块在水中受浮力吗?
组织学生实验
铁块在水中也受到浮力
板书
一、浮力:
1.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叫浮力。
2. 符号:F浮
3.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G-F
4.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5.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观察
观察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漂浮在水面上。
思考问题
通过实验得出:铁块在水中受到水对铁块向上的托力。
进行实验并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实验得出有关浮力概念的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在浮力的作用下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引起学生思考,培养迁移能力。
规范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对浮力的概念进行总结归纳
有
效
启
发
知
识
衔
接
探
究
实
验
研
究
规
律
指导学生做小实验并提问
把空饮料罐用手按入水桶,饮料罐进入水中越深,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你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科学问题?
组织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实验: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巡视指导
1.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2.如何设计表格
3.对获取的数据如何处理
4.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1. 探究浮力与浸没后深度的关系
深度h/格
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浮力F浮/N
实验结论:
浮力大小与浸没水后深度无关。
2.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V排/格
重力G/N
测力计
示数F/N
浮力F浮/N
实验结论:
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ρ液/kg·m3
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浮力F浮/N
实验结论: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由此提出新问题: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分组实验
选择实验器材
设计表格
实验测量、记录数据。
各组自评互评。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及体验分析并由此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依据事实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表格设计、规范操作的能力。
深
化
概
念
拓
展
思
维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浮力的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
1.浮力的概念:包括浮力的定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