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支架搭设施工技术-交底.doc

发布:2018-08-29约4.72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1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中铁四局BT投资方兴大道一标一分部 编号: 工程名称 合肥市方兴大道 设计文件图号 / 施工部位 DK0+115~DK0+319D匝道桥支架搭设施工 交底日期 2013/7/15 一、工程概况 本项金寨路立交D匝道桥上接合肥市金寨路,下连方兴大道,上跨合肥市经开区热电厂铁路专用线,全长204米,桥宽8.5米。全桥共分二联,第一联跨径组合为27+30+27米,为弯桥,桥梁中心线半径155m。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高1.8米;第二联跨径组合为4×30米,桥梁有35米位于圆曲线上,25米位于缓和曲线上,还有两跨60米位于直线段上,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高1.8米;下部采用花瓶型桥墩,一字墙式桥台;基础采用承台及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两端引道采用悬臂式挡墙结构,桥梁施工顺序按照先地下再地上,先跨既有线处再标准段处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本桥第一联第二跨跨合肥市经开区热电厂铁路专用线,其中P1承台距铁路5.5米,P2承台距铁路6.5米,匝道中心线与铁路中线交角40.7度。为Ⅱ级企业铁路专用线,单线,内燃牵引,铁路位于直线段。产权单位是合肥恒通铁路公司,使用单位是经开区热电厂。 桥位处位于铁路路堑,铁路边坡为两级边坡,边坡高9m。第一跨、第三跨位于铁路边坡上。P2墩以后道路设计将第二级边坡挖除。路堑边坡顶至铁路路肩高差9m,顺桥梁方向长度21m。边坡坡率1:1。 二、施工准备 2.1碗扣式钢管支架搭设 (1)测量放样 为了对D匝道桥的轴线、标高成体系控制,专门编制了《D匝道桥测量方案》。在水准基点复测合格的前提下,利用往返测将水准点引致桥梁施工地点附近稳固处,经复核符合精度要求后,作为桥梁施工标高控制点。桥梁的平面控制利用已经复核批准的导线点,导线的精度、走向和距离均符合D匝道桥平面控制的技术要求。 (2)技术准备 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图纸结合现场情况进行要素复核,发现与设计和技术规范不符的及时通知监理,并将相关资料告知设计院,在没有得到设计方和监理的认可前不予施工。 项目部工程部和安质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施工队队长、质检员、安全员、特殊工种及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安全)交底,各班组第一次施工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现场交底。 三、工艺流程 3.1支架布置 根据第一联、第二联各跨桥位平面位置不同,分别设计。 3.2第一联箱梁支架布置 本桥第一联第一跨、第三跨支架基础均部分位于铁路边坡,第二跨跨铁路。 a、跨铁路门洞布置 在跨既有铁路处设置1个门洞,门洞内仅为列车通过使用。铁路建筑限界宽4.88m,高5.5m。为满足限界要求,门洞顺铁路方向布置,按各边增加30cm计算,门洞净尺寸为宽5.5米×高5.8米。门柱采用螺旋焊管,直径Φ426mm,壁厚8mm,设2排,横向间距2.0m~3.3m,每排11根,每两根立柱均采用16a槽钢搭斜撑焊接加固,每根立柱上部设60×60×1cm封口钢板,钢板厚1cm;门洞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条形基础,条形基础位置布设在既有水沟上,施工时先将既有水沟挖除,挖至老路床后,检测地基承载力并不小于200kpa,如不能满足,局部填筑碎石碾压成型。在条形基础下浇筑10cm厚C20混凝土垫层,并在远离铁路方向布置临时砖砌排水沟;条形基础高度为0.8m,宽度均1.5m,基础顶部预埋70×70×1cm钢板,钢板底焊接4根U型Φ20mm预埋筋,底部设置Φ14@150的钢筋网片;门柱与钢板之间焊接,焊接方式为围焊,四周设8块12×12×1cm三角加劲缀板;(详见图6.3.2-1:钢管立柱基础连接详图)。 顶部放置横向双根I40a工字钢,两侧焊接加劲缀板;横梁上顺桥向间距0.6m依次布设I45a工字钢横梁,两侧焊接加劲缀板,同时与横向双根工字钢接触处围焊加固,以确保侧向稳定性;其上铺设1.6cm厚竹胶板再横向布设一道I16工字钢,间距60cm;上部再进行支架搭设,具体详见门洞支架断面图。门洞入口处设限速标志。 横向I45a工字钢的接头尽量位于钢管立柱顶部,接头处连接采用钢板满焊连接,钢板宽度20cm,厚1cm,焊接牢固,使工字钢连成整体,增强整体受力和稳定性。(如下图所示)。 I40a工字钢接头处连接示意图 纵向I40a工字钢横梁采用逐根吊装,如《D匝道桥门洞立面图》所示。吊装平台设置2个,分别位于P1墩曲线内侧及P2墩曲线外侧。除吊装门洞上纵横梁之外,其它均不得跨越铁路施工。回转半径在14m左右,采用25t吊车进行吊装作业。在恒通公司允许下,门洞支架吊装流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