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探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的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探析
摘 要 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对网络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和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地方高校 知识服务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然而,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无形的网络挑战着有形图书馆的传统地位,用户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挑战着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工作。地方高校馆藏资源薄弱的状况日益凸显,读者不断增长的文献需求与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图书馆传统的馆藏方式、服务手段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更为快捷的数字信息服务环境激发了师生对图书馆更高的服务期望。基于当前形势需求,知识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寻求知识服务的创新模式已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地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己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知识管理的技术水平、知识服务的模式层次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大多数地方高校图书馆目前的知识服务状况还不是很理想。
1.1 知识服务个性化层次偏低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读者日渐不满足于图书馆提供的简单书刊借阅服务,而需要在图书馆馆员的帮助下,寻求经过检索、挖掘、整理的专业信息。大部分地方高校知识服务的个性化层次仅停留在初级阶段,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没有得到有效开展,比如参考咨询中引入专家式和嵌入式的新型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开展基于某个学科的门户网站服务等。①
1.2 信息技术运用较少
大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以纸质图书服务为主,一方面,由于经费支持不足,电子资源配置相对薄弱,另一方面,较少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合理开发和利用已购资源,致使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很低,大量资金购买的电子数据库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虽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技术水平上有了一定改观,但是改变不够深入,体现在知识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智能检索、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等技术。②
1.3 图书馆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交流协作
地方高校图书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馆员并不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知识服务,主要原因在:一是部分馆员缺乏相应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知识、文献检索分析能力、专业学科背景知识,以及外语水平不高等;二是人员分配不合理,没有构建专门的知识服务组织机构,馆员之间缺乏交流协作。此外,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缺乏相应的奖罚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馆员在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对图书馆资源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图书馆大量资源闲置,知识服务无法有效开展。
2 地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需求分析
知识服务是基于一切信息资源,以用户需求目标驱动的、面向知识内容的、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增值服务。③用户需求是图书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则是网络环境下知识服务得以发展创新的根本原因。针对不同用户进行需求分析,寻找其共同点和差异性,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式。
2.1 本\专科生的需求
本\专科生需求的形成取决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模式。课程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所需要的文献类别,其文献需求主要是教学参考书。其次,本\专科生还对图书馆的设施、环境以及图书馆员的帮助有较强的需求。
网络环境下的高等教育具有个性化的教育特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只满足于获得书本提供的信息,他们需要获得某一问题、某一知识领域、某一知识单元的权威性、时效性的信息,并且希望得到经过进一步整合、集成、创新且能解决问题的知识。④然而,本科、专科生信息素养较研究生与教师低,对所需知识描述的准确性较差,因此图书馆在向其提供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就要侧重于对其进行信息技术的教育。
2.2 研究生的需求
研究生的需求与本科、专科生的需求相比具有一些共性,比如说对特定文献的集中需求、对图书馆空间设施的需求等。研究生因为要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故其需求与研究人员也有某些共性。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一般需要承担较多学科前沿的课题,需要全面获取和跟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资源和发展态势,这些都依赖于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文献以及专业化的检索工具,然而大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资源薄弱,这无疑就需要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系统来予以保障。
2.3 高校教师的需求
高校教师往往同时担任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他们可能要求图书馆为其提供较全面的教学参考资料书目清单,以推荐给学生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