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ppt
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第三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第一节概述一运输的形式方法:收集伤流液(2)蚜虫吻针法(3)同位素示踪法形式:多数是糖类(主要是蔗糖),其次为氨基酸、无机和有机离子部分含有植物内源激素为什么蔗糖是韧皮部运输物质的主要形式?蔗糖具有很高的水溶性,适于筛管中运输。蔗糖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适用于从源运到库蔗糖具有较高的能量。蔗糖具有很高的运输速率。(1)蔗糖是主要光合产物(2)蔗糖具有很好的理化性质二运输途径短距离运输交替途径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薄壁细胞筛管环割实验长距离运输伴胞韧皮部:环割实验证明韧皮部组成:韧皮部韧皮部组成1)筛管分子:含有细胞质,具有质膜,内质网、膜上有许多载体,进行活跃的物质运输,为活细胞。P-蛋白(韧皮蛋白):供能推动作用胼胝质:堵塞筛孔β-1,3-葡聚糖左图为筛板侧面筛管区的外部图形。右图为由两个筛管分子连接形成筛管的纵切剖面。2)伴胞:每个筛管分子,筛关细胞和伴胞配对并列。补充筛管分子功能的不足,如合成蛋白质。与筛管分子间有大量的胞间连丝,可为筛分子运输ATP、光合产物和蛋白质等必需物质。果树花期进行枝条环割促进坐果筛管分子和伴胞来源于同一个形成层细胞的分裂。伴胞通常具有浓的细胞质和大量的线粒体。筛分子-伴胞复合体韧皮部薄壁细胞伴胞三、有机物运输方向同化物运输方向:既可上,又可下,还能双向运输,也可横向运输1、速度:不同植物存在差异,范围50--1050cm/h。不同生育期不同,幼龄快;随运输物质种类而异。四、运输的度量比集运转率:单位时间内通过韧皮部横切面干物质的量。g/(cm2·h)压力流动学说01胞质泵动学说02收缩蛋白学说03第二节有机物运输的动力1930年明希(E.Münch)提出了的压力流动学说1基本论点:由于源库两端的压力势差,是同化物在筛管内随液流流动的动力。2”压力流动学说图压力流学说示意图虚线箭头为水流,实线箭头为同化物流源端:水势降低,吸收水分,膨压增加库端:水势提高,水分流出,膨压降低。源库间产生压力梯度,光合同化物可源源不断地由源端向库端运输。不支持证据:支持证据:1243韧皮部中存在正压力:蚜虫吻针实验。在光下注入叶内物质很快地被运出,黑暗中则不能。韧皮部存在双向运输不适用于裸子植物1234二、胞质泵动学说胞纵连束纵跨筛分子,束内环状的蛋白质反复、有节奏地收缩和张弛,产生蠕动,将细胞质长距离泵走,糖随之流动。可以解释双向运输。筛分子筛分子胞纵连束三、收缩蛋白学说P-蛋白可能参与筛管中物质的主动运输,耗能,筛管中含有大量的P-蛋白(phloemprotein,P-protein),P-蛋白遍布于筛管中,在一些植物中形成丝网状或交织的管状,第三节
有机物的分配与调控指制造或输出有机物质的器官或组织。如功能叶,萌发种子的子叶或胚乳;代谢源:如幼叶是库,当叶片长大长足时,它就成了源。源库的概念是相对的,可变的:指储存或输入有机物质的器官或组织。如根、茎、果实、种子等。代谢库:一、代谢源与代谢库及其相互关系源库关系:源是库的供应者,而库对源具有调节作用。库源两者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源限制型源小库大,疏花疏果库限制型库小源大,保花保果(环割)源库互作型(共同限制型)同时增大源和库。二、有机物分配的规律物质的方向:由源至库分配特点:按源库单位分配:通常把在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合称为源-库单位。如:玉米果穗和棒三叶。优先分配生长中心:营养生长是茎叶,生殖生长是果实和种子。就近分配,同侧运输。成龄叶之间无同化物供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