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要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要素
(1)资产:与企业会计资产概念比,突出具有服务功能或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
(3)净资产:固定基金+结余
基金特点:
基金是出资者提供,但其不具有剩余资产的要求权,只有资金使用的限制权-指定其用途;
基金是单位资产的基本来源。资产增值可使基金增加,单位收支结余,也使基金增加。
基金是资财供给者提供的,会计主体用以执行公共事务、开展业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的基本资金来源
(4)收入
(5)支出
(6)结余:事业结余+经营结余
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支差额不具有经营成果的性质,只表示收入在使用以后的剩余,所以不设利润要素,而设结余要素。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出资人不要求投资回报和回收,其所投入的资金不具有权益的性质,但要按规定用途使用,所以不设所有者权益要素,而设净资产要素。
同企业会计相区别,净资产和结余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特有的会计要素,其核算内容和会计处理程序都有自己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念、对象和特点
(1)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反映和监督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活动情况的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和各类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连续、完整、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对象
政府财政会计对象:在执行总预算过程中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集中、分配及其结果。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在执行总预算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基金,就是政府财政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行政单位的会计对象:就是在执行单位预算过程中各级行政单位财政资金领拨、使用及其结果。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在执行单位预算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基金,就是行政单位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就是各类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取得、使用及其结果。资产、负债、基金以及在进行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收入、支出、结余,就是事业单位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3)特点
出资者提供的资金不具有营利性、增值性,但具有限制性;
有关财政资金的收支项目要适应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进行盈亏核算,着重进行有关资金的收支结余;
行政单位会计原则上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原则上实行权责发生制。
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程序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1)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
(2)根据有关现金出纳的原始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并编制库存现金日报表,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账;或者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账;
(4)根据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5)现金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核对,再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
总账科目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明细科目是按照核算需要来设置的。
总账科目是设置总账账户的依据,明细科目是设置明细账户的依据。总账科目是明细科目的综合,它对明细科目起控制作用;明细科目是总账科目的详细分类,是总账科目的具体说明,它对总账科目起补充作用。
2.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
所谓记账方法就是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来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的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用来反映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一种记账法。
(1)记账符号:借 贷
(2)账户结构:丁字账户
(3)记账规则:根据其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登记。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说明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说 明 101 现金 反映现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 102 银行存款 反映银行存款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 103 有价证券 反映有价证券的购入、兑付及库存情况。 104 暂付款 反映暂付款的发生、收回情况,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帐。 105 库存材料 反映库存材料的购入、领用、库存情况。 106 固定资产 反映固定资产(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