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测卷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测卷2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第1题下列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的是()。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设新税种 C.提高税率 D.发行国债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第2题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为()。 A.准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纯公共物品 D.自然垄断产品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第3题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报告》。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资本组成 B.风险资产权重 C.资本标准 D.最高资本要求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本组成、风险资产权重、资本标准和过渡期安排。 第4题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 A.出口退税 B.关税壁垒 C.出口配额 D.非关税壁垒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政府常常采取各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对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这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出口退税和出口信贷都属于间接补贴的内容。根据选项可知此题应选A。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是政府对进口贸易干预的主要方式。出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出口商品的出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的制度。限额内商品可以出口,限额外商品不准出口或者予以处罚,显然这不是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 第5题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交易成本的节约 B.外部性 C.市场失灵 D.企业内部可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第6题关于外部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 B.外部不经济的存在,会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损失 C.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 D.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因而缺乏生产积极性,其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而对于那些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于是倾向于扩大生产,其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第7题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不包括()。 A.实现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水平 C.国际收支平衡 D.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第8题当一国经济处于低谷时,经济总量表现为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率为正值,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 A.增长型周期 B.古典型周期 C.大循环 D.长波循环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第9题我国目前用于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是()。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同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C.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D.企业间交易价格指数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我国目前用于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第10题2008年与2007年相比,某单位职工人数增加10%,工资总额增加21%,则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加()。 A.10% B.11% C.12% D.21%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加百分比=(1+21%)/(1+10%)-1=10%。 第11题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结论依据的是()理论。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C.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第12题合同虽已成立,但由于不完全具备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因而其是否能够生效还须经权利人的承认才能确定的合同被称为()。 A.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B.效力待定的合同 C.无效合同 D.有效合同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第13题集中趋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