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探析.pdf
2025年第1期边疆经济与文化No.1.2025
(总第253期)THEBORDERECONOMYANDCULTUREGeneral.No.253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探析
杨欣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00)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迸发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的生命力,表征为
独特的话语概念,但是也会被恶意解读为异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对抗模式,“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使我们陷
入“话语陷阱”,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带来更大力和挑战。因而,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历史溯源,厘清其
内在逻辑,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旨在提升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话语权,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发
声,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为“两个大局”的良好发展奠定理论根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122;D61;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409(2025)01-0006-06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实践已经取得一系列
一、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逻辑原点
重大成就。基于此,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话语体
系旨在从学理层面和意识形态场域对中国式现代化概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表征及内部本质的抽
的伟大建设实践进行整理、阐释和总结。这一过程象的概括,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原点,是建构知识体
需要对照西方现代化。西方现代化萌芽于启蒙运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由概念升到判断
动,开启于工业革命的实践。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历和推理的阶段,是人们认识的更重要的阶段,是主
史主体,以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彻底颠覆传统的、观建构。究其本质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的产
腐朽的、旧的生产方式,从而取代了一切旧的统治物。人们的认识离不开科学的概念范畴,科学概念
阶级,成为新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进而开辟了世的建构不能臆想,而是源自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的
界市场,使一切生产和消费纳入西方的体系下,时空背景,具有其内在的结构与嬗变的历史逻辑。
“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404而话语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群,以话语符号为纽
在这个体系下,建构起以私有制为核心、以雇佣劳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传递文化知识、情感认
动为主体、以资本为中介、以剩余价值为终极目标知、价值规训的语言工具。话语作为社会生产实践
的价值体系;建构起西方中心论话语体系即单一线的思想产物,反映着客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话
性的现代化道路、物质至上的形而上的发展观、民语蕴含着实践主体的利益诉求和独特的价值旨趣,
族优越的自由理性人、资本主导的“最终逻辑”。话语主体遵循的原则、生产的逻辑和评价的尺度,
资产阶级为这一理论高唱赞歌,俨然认为其所倡导在一定的历史限度中,具有阶级偏向性。话语所
的自由民主的社会理想已然完美无缺,认为历史终射出的身份价值认同和社会情感动员,透视着其内
结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下。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在的价值支点和独特的实现语境。
“现代化=西方化”的历史迷思,成为一个新的表征现代化这一概念发生的历史语境可以追溯到西
人类现代化的科学范畴。如此,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方启蒙时代,涵摄着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丰富内
话语体系旨在照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亦要涵,凸显了与传统黑暗时代的彻底决裂,演绎了传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合法话语环境,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