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魅力》读后感[精选3篇].pdf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教育魅力》读后感[精选3篇]
【《教育魅力》读后感第1篇】
在为期八天的xx县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第二十六期培训
中,先后有十多位老师给我们授课。在培训老师中,既有理论深厚的
市级骨干教师,也有与课堂教学联系紧密的从教学一线走出来的教研
员;既有博学多才、学贯中西的校级领导干部,也有谈吐幽默、学富
五车的任课教师。在老师们的授课中,我们既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拓
宽了教学视野,更被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所感动。同
时,更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学是一门真真切切的艺术,扎扎实实的
艺术。
在这极其短暂而又令人留恋的8天里,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
论都得到了一次充实、提高和升华,对课堂教学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
感悟:
一、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
展。在课程的基本理论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
文素养。”这个“素养”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辅导老师在语文教学课
堂评价中,教给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
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
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
评价。
二、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
系。彭世伟老师在“建设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出:“把
学习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老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
辅导者。”语文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
味教训,学生绝对服从老师,也不是教师只能造就学生,围着学生转,
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三、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传授语文知识作为语文教师的全部职
责,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习语文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新奇感转化为未知欲。激发学生兴趣,培植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无
论是条件好或差的学校,处处有课程资源,时时有课程资源是可以再
生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利用课
程资源,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这几天的学习,给了我一次全新的感受,辅导教师的讲课,给我
们指明了今后教学的方法;教育教学的实况,给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
的参考;优秀教师的报告,令我再次受到心灵的震撼,同各位老师面
对面的交流,让我疏通了许多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
总之,教育是事业,贵在淡薄名利,默默无闻,为教育事业发展
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持之以恒,求是求真。语文教育是艺术,美在
享受、陶冶身心。我相信在这短暂的学习之中,将真正让我们学着重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新认识自己,学着不断实践反思,最终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把我学
到的新的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努力地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竭力打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做一个教育的先行者。用我的努力和付出、
追求和信念去营造为农村基础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育魅力》读后感第2篇】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4月,我们共读《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拿起书,封面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