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清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清单
各岗位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
(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公司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公司所有职工必须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公司职工每年必须接受一次专门的安全培训。公司新进场的职工,必须接受公司安全培训教育,方能上岗。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为保证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必须达到安全生产,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特定本安全制度:各种机械设备,必须设置有专业技术的人员专人操作,专人看管,实行挂牌制度并有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设备四周必须设置可靠安全防护装置。各种机械设备要实行定期进行检测、维修、保养。设备使用完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进行设备的卫生清理,保持设备的整洁。购进的设备要进行验收检测,要按设备的说明书要求掌握操作要领,设备验收时要有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书和产品合证书,通过验收,要保证设备完好无损、资料齐全。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要按规定不超龄使用设备,设备到期后立即报废。不向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和生产厂家购买和出租各种机械设备。设备的拆卸和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企业和单位进行拆卸和安装,并由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企业和单位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隐患整改制度:
(1)通过检查所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任部门应及时予以消除;
(2)对不能当场改正的安全隐患,分厂或车间的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向单位的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安全管理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人员。
(3)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安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4)对于涉及其他单位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以及分厂、车间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安全部报告。
安全作业证制度
(1)加强安全作业证的管理,保证职工持证上岗率达100%。
(2)安全部负责安全作业证的发放、复核,特殊工种安全作业证由安全部统一到上级部门办理。
(3)凡是在生产岗位独立上岗操作的所有人员,一律凭《安全作业证》上岗作业,无证严禁上岗独立操作。
(4)熟知本岗位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懂得安全装置、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作用,会正确使用,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考核合格。
(5)安全作业证不准转借、涂改和损坏,要妥善保存。
(6)对安全作业证的检查是各级安全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对持证者的安全检查考核情况,由安全检查人员及时填入安全作业证内。
(7)本证若丢失,应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材料,经本单位领导或安全员审核鉴定后,报安全部补发。
(8)凡是具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则吊销其“安全作业证”。
在要害岗位工作剥夺政治权力、被管制、被判处缓刑或监外执行者。
在要害岗位工作被开除厂籍留厂察看者。
精神病患者。
因责任心不强,违章操作而造成重大事故者。
(9)凡是被吊销其安全作业证的人员,半年之后,需要复岗的,可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按本制度规定的程序,予以核发。
安全检修管理制度
(1)设备检修作业是指对我厂生产区域内的各类管道、容器以及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进行的检修。
(2)在设备大、中修与其他检修作业前,要建立检修指挥系统,并建立安全小组,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3)设备科每年12月份制定下年度大、中修计划,报生产科审核,生产副厂长或厂长批准,并下发到相关部门。各分厂/车间制定本部门小修计划,报设备科审核,生产科或生产副厂长批准。检修计划应明确频次与时机。根据设备检修项目要求,应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检修人员、安全措施、检修质量和检修制度;编制检修计划应项目齐全,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凡有二人以上同时参加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工作。
(4)检修项目负责人在检修前,要组织检修人员到现场,交代清楚检修项目、人员、检修方案,并落实安全防护设施。对检修工具、器械、材料等进行认真检查,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机具。
(5)检修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时,由设备所属车间负责进行清洗置换和分析检验。
(6)清洗置换规定:
(a)拟定好置换方案,向职工交底。置换吹扫的情况要登记,置换后的设备容器要分析合格后,方可检修。
(b)切断物料来源(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