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级无机化学习题:.doc

发布:2017-10-02约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介绍 《中级无机化学》 习题及解答 目 录 第1章 酸碱理论与非水溶液 2 第2章 对称性与群论基础 8 第3章 配位化学基础 12 第4章 配合物的电子光谱 30 第5章 簇状化合物 42 第6章 无机固体化学 54 2006年2月 第1章 酸碱理论与非水溶液 1. 已知在水溶液中,Cu的电位图为 ,而在乙腈非水介质中却为 ,解释这种差别。 答:在非水介质乙腈中,离子与溶剂间的静电作用比在水中时要弱得多,因而Cu2+溶剂化所放出的能量不足以补偿Cu+的电离所耗能量,以致Cu+可以稳定存在,不发生歧化。 2. 排列下列离子Ce4+,Lu3+,Eu2+,La3+水解程度的大小顺序。 答:Ce4+ Lu3+ La3+ Eu2+ 3. (CH3)2N—PF2有两个碱性原子P和N,与BH3和BF3形成配合物时与BH3相结合的原子是 ,与BF3相结合的原子是 。 答:P,N 4. 按照质子亲和势增加的顺序将下列各碱HS(,F(,I(,NH2-排序为。 答: I- F- HS- NH2- 5 . 在下述各组化合物中按题目要求进行选择。 (A) 最强的Lewis酸:(1) BF3,BCl3,BBr3;(2) BeCl2,BCl3;(3) B(n-Bu)3,B(t-Bu)3; (B) 对B(CH3)3的碱性较强:(1) Me3N,Et3N;(2) (2-CH3)C5H4N,(4-CH3)C5H4N;(Bu 丁基;C5H4N吡啶) 答:(A) (1) BBr3;(2) BCl3;(3) B(n-Bu)3;(B) (1) Me3N;(2) (4-CH3)C5H4N 6. 解释酸性变化规律HOI HOBr HOCl。 答:根据诱导效应:在中,随着B原子的半径减小、电负性增大,成键电子向B转移的趋势增加,使得H—O键断裂的趋势增大,因而酸性增强。 7. 在金属Cd2+、Rb+、Cr3+、Pb2+、Sr2+、Pd2+中,可能存在于硅铝酸盐矿中的是 ,可能存在于硫化物矿中的是 。 答:硅铝酸盐:Rb,Cr,Sr;硫化物:Cd,Pb,Pd 8. 判断下列反应的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1) BF3与过量NaF在酸性水溶液中的反应;(2) BCl3与过量NaCl在酸性水溶液中的反应;(3) BBr3与过量NH(CH3)2在烃类溶剂中的反应。 答:(1) BF3是硬Lewis酸,对F((硬的中强碱)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反应形成配合物: BF3(g) + F( (aq) = [BF4] ( (aq) 过量的F(和酸是为了防止pH过高的条件下形成水解产物如[BF3OH] (。(2) 与水解倾向较弱的B—F键不同,其他B—X键极易水解。可以预料BCl3将发生水解而不是与Cl(配位。BCl3(g) + 3H2O(l) = B(OH)3(aq) + 3HCl(aq)。(3) NH(CH3)2发生质子转移形成B—N键:BBr3(g) + 3NH(CH3)2 = B(N(CH3)2)3 + 3HBr(g) , HBr与过量的二甲胺发生质子加合。 9. 比较下列每组两个化合物与乙醇形成氢键的能力: (1) (H3Si)2O和(H3CH2C)2O;(2) (H3Si)3N和(H3C)3N 答:对同一种H给体(如乙醇)而言,Lewis碱性越强形成的氢键也越强。因为O和N上的电子可扩充到Si的空d轨道上,因此与Si结合的O和N较与C结合的O和N的Lewis碱性低,因而可以预期(1)中的乙醚和(2)中的三甲胺形成的氢键更强些。 10.比较HCF3与HCH2NO2的酸性强弱,叙述理由。 答:HCF3酸性较弱。按照诱导效应似应是前者的酸性强,因为3个电负性很大的F使C原子上带很高的正电荷。然而HCF3失去质子形成的CF3-基团C上的负电荷离域化程度并不高,而在HCH2NO2失去质子形成的CH2NO2-基团C上的负电荷可以向NO2基团的(*轨道离域而稳定。所以后者的酸性较强。 11.下列物种NH3,Cl(,Ag+,S2-,Al3+中,亲核试剂是 ,亲电试剂是 。 答:亲核试剂:NH3,Cl-,S2-;亲电试剂:Ag+,Al3+ 12.(1) 通入H2S时,Ni2+(aq)和Mn2+(aq)哪一个更易形成硫化物? (2) 用第4周期离子酸的软硬变化趋势对你的答案作解释。 (3) 写出反应的平衡方程式。 答:(1) Ni2+; (2) d区同一周期氧化数相同的金属离子自左向右越来越软; (3) Ni2+ + H2S = NiS( + 2H+ 13.接近800℃时用焦硫酸钠可使Ti、Ta和Nb的矿物转化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