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国际机场为台湾航空运输之国家主要门户,更扮演着提升国家竞争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營運概述桃園國際機場為臺灣航空運輸之國家主要門戶,更扮演著提升國家競爭力之重要角色,因此,政府積極推展『桃園國際航空城計劃』,為提升桃園機場整體之服務機能與強化國際競爭力,行政院核定『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及『國營國際機場園區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於99年11月1日成立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使桃園國際機場之行政體系從行政機關轉型為國營機構,廣納專業人才、導入企業化經營並引進文創元素,藉以『中華文化的啟航點,臺灣特色的家』為施政主軸之文化體驗理念,期使桃園國際機場成為世界級機場,並作為區域競爭發展之推動引擎。組織與職掌營運概況桃園國際機場位居東亞航空運輸樞紐,近年來雖因國際經濟景氣低迷及油價高漲等因素影響,衝擊機場營運,但99年政府積極推廣臺灣觀光,並推動兩岸ECFA政策,使兩岸經貿文化往來日趨頻仍,兩岸商務與旅遊人數不斷增加,為因應市場需求,兩岸及國際航點與航班漸增,因此,99年桃園機場總客運量為2511萬4413人次,較98年2161萬6729人次,增加349萬7689人次,成長16%,總貨運量為176萬7075公噸,較98年135萬7846公噸,增加40萬9229公噸,成長30%,郵件進出口量為1萬4203公噸,較98年1萬2513公噸增加1690公噸,成長14%,航機架次為15萬6036架次,較98年13萬9399架次增加1萬6637架次,成長12%。目前定期飛航桃園國際機場之國籍航空公司有中華、長榮、復興、華信、立榮等5家航空公司。並設置桃園國際機場航空商務中心,於97年3月由中興航空承攬,提供商務航空及部份醫療專機之通關相關服務。99年桃園國際機場增加捷星亞洲航空公司新加坡─台北航線與青島、濟南、鄭州等航點,截至99年底為止,飛航桃園國際機場之非國籍航空公司共 38家,可飛抵29國家及與108航點。機場建設協助中華航空公司完成『華航園區航空世業營運中心』BOT案,華航除於98年11月投資興建台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並引進國際知名旅館經營管理機場旅館正式營運外,並於99年3月正式啟用『華航園區』企業營運總部,華航園區整合辦公、訓練、派遣、報到、餐飲及旅客服務等多元機能,將有效發揮華航集團企業資源,將空中優質服務延伸至地面,提供桃園機場旅客更完整而迅速之服務。在民航局協助下,桃園國際機場公司持續推動『第一航廈改善工程』,改造第一航廈景觀、周邊交通及相關設施,完工後,可增加出入境大廳約13,000平方公尺,將第一航廈年旅客服務容量提升至1,500萬人次,與第二航廈合計可提供年旅客服務容量達3,200萬人次,以重建國家門戶新意象,此工程預計於民國100年底完成。依據99年4月行政院『桃園國際機場道面整建及助導航設施提升工程計劃』,進行05/23、06/24跑道及相關滑行道整建,並將空側場面設施,由現行4E類等級提升至F類等級,06/24跑道由3,500公尺延長至3,800公尺,並配合改善地面排水系統,及燈光、儀降與場面導引系統之更新,有效提升桃園國際機場飛航營運的安全性,此工程預計於民國103年5月完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