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pptx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新课导入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指什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
学习目标1.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及意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3.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家国情怀)
知识点1港澳问题由来新知讲解1.香港问题的由来割让香港岛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到期《南京条约》《北京条约》1898年1860年1842年
新知讲解2.澳门问题的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货物为由,强行进入澳门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萄牙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取得澳门的“永驻管理权”知识点1港澳问题由来
新知讲解近代以来,中国政府几次试图收回香港、澳门,结果都失败了,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曾提出收回九龙租借地的问题,被否决。孙中山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奋斗目标。由于社会和个人的原因,孙中山没有完成收回香港、澳门的历史使命。在开罗会议上,蒋介石借此机会向英方提出收回香港的要求。丘吉尔蛮横回复:“不经过战争,休想从英国拿走任何东西!”知识点1港澳问题由来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新知讲解现在时机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知识点1港澳问题由来
知识点2“一国两制”的构想新知讲解1.背景材料:“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邓小平文选》材料:“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思考:阅读材料,邓小平针对统一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伟大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新知讲解2.含义提出者提出时间出发点前提内容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一个中国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知识点2“一国两制”的构想
新知讲解2.含义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港澳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保留前提和基础主体补充“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知识点2“一国两制”的构想
新知讲解3.意义材料一:“一国两制”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邓小平(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为国际上解决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知识点2“一国两制”的构想
新知讲解知识点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凌晨,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凌晨,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