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规范.docx

发布:2024-11-29约7.12万字共1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长三角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行政区全境)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任务、工作内容和精度、技术方法、成果编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长三角区域以乡镇(街道)、村庄、开发园区(包括工业生态园区、旅游园区、科技园区)等为单元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六类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30319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GB/T32864-20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GB/T40112-202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0112-2013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50266-2013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DZ/T0154-2019地面沉降测量规范

DZ/T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DZ/T0220-201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61-2014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Z/T0273地质资料汇交规范

DZ/T0283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

DZ/T0438-202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

DZ/T0447-2023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孕灾地质条件geohazard-relatedgeologicalconditions

地质灾害孕育、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工程地质岩组、易崩易滑地层、斜坡结构、软弱层、风化程度、岩体结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堆积层厚度、地表水与地下水等要素。

注:根据DZ/T0438-202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改写。

2

3.2

突发性地质灾害abruptgeohazards

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致灾过程相对较短的地质灾害,本文件特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3.3

地质灾害隐患potentialgeohazard

通过孕灾地质条件和影响因素调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或区段。注:根据DZ/T0438-202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改写。

3.4

工程地质岩组engineeringgeologicalpetrofabric

具有一定地质成因联系,建造类型、岩性、岩体结构、强度和工程地质特征等相似的岩层(体)组合。注:引用自DZ/T0438-202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

3.5

易崩易滑地层stratapronetocollapseorslide

对形成崩塌、滑坡控制性较强的岩层、土层或岩土体组合。

注:引用自DZ/T0438-202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

3.6

斜坡结构slopestructure

斜坡坡向与岩层层面、节理裂隙等结构面的交切关系。

注:引用自DZ/T0438-202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

3.7

地质灾害成灾模式modesofgeohazardformation

反映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诱发因素、演化过程、形成机理及其造成危害的典型方式或模型。注:根据DZ/T0438-202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改写。

3.8

地质灾害易发性geohazardsusceptibility

一定区域内由孕灾地质条件控制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注:引用自DZ/T0438-202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

3.9

地质灾害危险性geohazardprobability

在某种诱发因素作用下,一定区域内某一时间段发生特定规模和类型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注:引用自DZ/T0438-202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

3.10

承灾体elementsatrisk

特定区域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各种对象,包括人口、财产、资源、环境等。

3.11

承灾体易损性vulnerabilityofelementsatrisk

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单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