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精神的三间小屋学案2新人教版五四制.doc
9精神的三间小屋
学习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品尝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2.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学习重点:
1.品尝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2.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学习难点: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学习方法:朗读法,语言揣摩法
学习课时: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起先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等。
著有《》四卷,长篇小说《》。曾获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国内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高校文学硕士。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究,非常精彩。?
二、预习课文
1、给加线字注音。?
憎恶? 游弋?俯拾 即是
?灼晃附着?赘?
2、说明词语的意思。?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三、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
其次部分(-):。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三部分(-):
。
其次课时
四、课文研读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2、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
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4、其次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5、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6、概括18、19段的内容:?
五、质疑探究
(一)理清逻辑
有人认为三间小屋之间是并行平列关系,你同意吗?
依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观赏构思
【任务】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
(三)鉴赏语言
1深刻的思想要靠灵动的语言传达,有人评价毕淑敏的语言“炉火纯青,自成一家,似有一种贵族气息,表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范”,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品尝鉴赏,感受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2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详细、显明的?
六、写作特点:?
七、拓展延长
1、拓展美读:朗诵毕淑敏散文《造心》第16自然段。
2、比较阅读《精神的三间小屋》与《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看有何异同。
3、拓展探讨:你认同毕淑敏的“精神小屋”吗?假如我们也来建立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