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知识.pdf

发布:2018-12-22约1.88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次:主要介绍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知识 (半天3个小时) 一、 土地开发整理的起源 (30 分钟) 国土资源部成立于1998年,有土地管理局、地质部、地矿部、测绘局、海洋局等部门 组成。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从1999年开始筹备运着,2000 正式向部分试点省市下达任务,从此 土地开发整理就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经过几年在工作实践中的逐步摸索,结合其他相关 行业项目管理的经验,部先后下发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 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几个重要通知,逐步确定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 理程序。并于2001年举办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培训班,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 成熟,土地开发整理的规模越来越大,国土资源部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员极端缺乏,国土资 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于2006年 12 月份正式下达各省市自行申报审查项目的,国土资源部根据 各省市上缴土地出让金的比例返还给各省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具体指标由各省市自行确 定,报国土资源部备案抽查。 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来源:从86年深圳开展土地有偿出让以来,土地有偿有期限的使 用制度在全国迅速推广并逐渐完善,从80 年代到现在国家积累了大量土地出让金,这笔资 金大部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的转移支付,从“三农”问题提出并受到社会各界广 泛关注以后,国土资源部着手将部分的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援“三农”建设,关于资金的分配 和使用国土资源部综合考虑各省市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2006年以前以通过规划设计审 查的项目为依据,2006年以后直接向各省市下达资金总额,由省市自行安排,国土资源部 检查监督。 二、 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和分类 (20 分钟)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 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 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 境的过程。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随着国家经济、 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现阶段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一是调整用地结构;二是平 整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三是道路、沟渠、林网等综合建设;四是归并农村居民点; 五是恢复利用废弃土地;六是划定地界,确定权属;七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内容的不同,土地开发整理可分成三种类型:土地整理、土地复垦、 土地开发。 (一)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 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 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根据土地整理后的主导用途,可将土地整理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 1.农用地整理 农用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采取行政、经济、 法律和工程技术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以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 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量,提高农用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 出率的过程。 农用地整理包括农用地调整、农用地改造、地块规整、基础设施配套、零星农宅的迁并 等,具体内容包括农用地面积、位置的变动、性质的置换、低效农用地的改造以及地块规整 重划,水、电路等小型基础设施配套和零星农宅的迁出或合并。 农用地整理可根据整理后的主导用途分为耕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牧草地整理和养 殖水面整理等。 (1)耕地整理。耕地整理指的是对农田进行的整理。耕地整理的主要工程内容包括: 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其他工程 (如农田防护林工程、生态环境保 持工程等)。 (2)园地整理。园地整理主要指果园、桑园、橡胶园和其他经济园林用地的整理。 (3)林地整理。林地整理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林地的整理。 (4)牧草地整理。牧草地整理包括放牧草地整理和割草地整理。 (5)养殖水面用地整理。养殖水面用地整理主要指人工水产养殖用地整理。 2.建设用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理是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为主要目的,采取一定措施和手段,对利用率 不高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理。 建设用地整理包括村镇用地、城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和水利设施用地以及其他 建设用地。 (1)村镇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