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案例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和方法 预期目标 1、回顾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引入动物细胞工程内容的学习
2、学习新课:
一、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
(2)原理
(3)过程
(4)条件
(5)应用
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概念
(2)分类
(3)原理
(4)过程
(5)应用
(6)局限
4、小结
5、作业或活动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请大家来回顾一下其涉及的主要技术手段。
生:有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等。
师;今天我们开始一起来学习动物细胞工程的内容,请大家阅读课本P44引言,介绍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手段: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基础技术。现在先来学习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师:为什么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生:(沉默)
师: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本小节的引言的两个实例。
师:同学们,要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那么什么是动物细胞培养呢?
生:(情绪高涨)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师:很好!从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该技术实施的原理是什么?
生:细胞增殖。
师:怎样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需要哪些条件?
指导学生阅读P44-46内容,结合插图或投影过程示意图,最好能制成动画。师生共同归纳过程:
取材→分散→配制悬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在各个箭头上注明处理方法。
注意: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取材水解后的初次培养;
传代培养:原代培养后再处理后的后续培养。两者先后关系,不能倒置,其原理相同。后者一般至10代,也有至40-50代,但细胞核型可能会改变,从而癌变。
师:大家想一想,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细胞常常是10代以内,是什么道理?
生:以保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师生讨论P44的两个旁栏思考题
复习:内环境及其稳态知识,并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体外细胞培养需要哪些营养物质?需要怎样的合适环境条件?
(阅读讨论后)
环境条件:灭菌处理、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基
营养条件:与体内基本相同,有糖、氨基酸、无机盐、必需元素、血清、血浆等
温度和PH: 接近体温,PH7。2-7。4
气体环境:O2和CO2(5%)
师:物细胞培养能否象植物组织培养那样获得克隆个体?
生:众说纷纭。
师:不能,因为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分化程度的限制,发育成个体的潜能渐弱。那么这项技术有哪些用途呢?
(1)生产生物制品
(2)提供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3)检测有毒物质的毒性
(4)用于病理、生理、药理研究
比较:培养基的状态、成分;技术依据的原理;过程;结果等方面。
师:刚才我们讲过利用上述技术无法克隆动物个体,那么能否克隆?有没有别的方法?
生:有(声音洪亮)
师:大家说得对!什么方法?
生:动物核移植技术。
板书概念内容(略)
师: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后者难度较大。我们来学习后者。
体细胞核的全能性
教师板画过程图:
取材→培养→显微注射到去核的次级卵母细胞→重组细胞→重组胚胎→受体雌性动物→克隆动物。
讨论:P49的三个思考题,初步理解技术的局限性。
改良动物,提高繁殖率
保护濒危物种
生产转基因产品;治疗疾病等
成功率低。
有待改进。
健康问题。
安全问题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大家要能说出原理、过程和应用(结果),体验到科学的伟大力量。
教材P50思考与探究4道题,上网查阅资料 阅读并笔注,要求学生注意动物细胞培养,不能说成动物组织培养;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说成植物细胞培养。
板书或投影标题
2.2动物细胞工程
板书或投影标题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可结合课本插图或用投影补充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例子
可在学生阅读自学后,让学生抛开书本,口述,教师简明地板书,带领学生体会和剖析要点,领略大概过程。
这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关于培养过程,可参照课本P45示意图讲解,注意两个培养概念的区分。
注意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
难度不大,让学生回答,相互修正完善。
师生归纳小结,教师板书
注意与植物组织培养比较,把知识学通、学活。可列表比较,让学生一目了然。
让学生同时思考P46旁栏题,阅读下面的小知识卡片。
指导学生阅读并学会归纳有哪几个方面的用途
用预先准备好的小黑板或投影出示。
学生会迅速阅读教材,引发新的内容的学习
让学生分析大体思路
回顾所学知识诱发学生思考原因
这是重点与难点,结合演示(多媒体),理解技术要领和关键所在。尝试让学生画图。
学生笔注
结合“多利羊”实例,让学生畅所欲言。
课后完成,待讲评。 让学生了解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激发其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