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研究.pdf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使得会计工作在整个社会经济运转体系中的地位也
越来越重要。它不单单是企业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良好发展的必要保
证。就会计诚信而言,是人们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在保证了会计诚信的基础上,会
计工作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及作用。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信用体系;诚信评价
一、引言
会计诚信体系是由实施和保障会计信用正常运行的一整套制度所构成的制度和机制的总称,
它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会计诚信缺失。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助推我国社会和谐、赶超发
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会计失信问题也十分严重,会计诚信缺失已经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
巨大的损害。
二、会计诚信现状
会计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
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会计诚信问题的关注。许多社会调查和研究表明,目前的
会计造假已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系统,从造假的需求到相关咨询机构的策划、虚假凭证的
供应,从证券商和关联方的联手到政府官员的保护,从律师的法律支援到领导人的干预,配
合得天衣无缝。
三、会计失信的危害
(一)给市场经济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信用经济,会计造假会扰乱资本市场,错误的引导人们的投资方向,
让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诚信缺失还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
响市场经济的健康规范正常发展,企业也会因为筹资难,无法获得资金,也无法正常运转。
不仅如此,会计造假还会破坏了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二)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计诚信缺失
首先受到影响的应该是投资者,投资者的主要依据是公司的会计报表,作出判断,而会计信
息却是虚假信息,那么投资方向便会错误,做出错误的决策投资者就会遭受很大的损失,不
利于理性投资。另外债权人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的是虚假信息,贷款
给企业又收不回资金,社会资源都得不到合理运用。
(三)危害了会计人员自身以及会计行业
会计诚信的缺失,会计人员会受到处分,轻者降职,不得晋升,没有奖励,重则不得从事会
计职业,永远被行业除名,或受到法律的制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就给会计人员的名誉乃
至整个会计行业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严重败坏会计诚信的良好风气,人们增加对会计不信
任,会计在人们中的地位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会计失信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利益的驱动
会计失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造假者追求自身利益,自身利益是会计失信的内在驱动力。不
管是会计人员,企业领导,还是中介机构,会计作假无疑是想自己获得更多利益,才会冒险
违背道德法律。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促使会计人员故意伪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抛弃实
事求是,不讲诚信。
(二)对会计失信惩罚力度不够,法制监管弱化
现有会计相关法规对会计失信的相关惩罚规定不是很明确,是以经济惩罚为主,行政惩罚为
辅,对会计造假行为处罚力度过轻,执法不严,使得造假成本远小于其收益,没有对造假者
形成有效的威慑,为会计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我国,会计法尚不够完善,仍有许多漏
洞,也未能得到广泛认可与共识,给予造假者很大的可操作空间。会计法律法规会随着时代
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步步完善。
(三)会计信息不对称
通常,会计信息的发布者都会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往往不直
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只是凭借相关会计信息来分析判断,是否应该投资,这就造成
了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
的制造者就有可能违反诚信原则,向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且虚假信息比真实信息
更有市场。
(四)会计审计缺乏独立性
在我国,会计是属于一个单位或企业的一部分,当然会计就从属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因此,
只要领导者提出来,就会出现领导压力被动造假,因为对领导者有一种畏惧感,不做假也只
得离开,作假还会获得经济利益,所以这是个很难的选择。
注册会计师也并不是独立的,因为注册会计师与企业有利益关系,注册会计师为单位提供咨
询审计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从被审计单位收取了咨询服务收入,被审计单位是会计师事务所
的客户,是经济来源,注册会计师可能也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会计和审
计都缺乏其独立性,会计造假也变得更加容易。
五、构建会计诚信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会计诚信教育机制
1.建立会计诚信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