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地壳结构.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41卷 第5期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Vol41.No.5
1998年 9月 ACTA GE0PHYSICA SINICA Sep,1998
髑一
/ 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
吴庆举亨孳曾融生 尸。 ‘
— — — — 一 — — — — — — — 一
—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70811
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岩石层构造及其动力学过程.根据记录到的来 自台站东北方向的大量
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资料,应用时间域 的最大嫡谱反褶积算法,得到 了l1个 (全部)
PASSCAL (地壳与岩石层的地震台阵研究计划)台站的接收函数.利用时间域广义线性反演
的Jumping(跳动)算法,引入模型光滑度约束,并将合成地震图的Kennett完全算法及微分地
震图的Randall快速算法用于接收函数的正演计算,由台站接收函数获得了各台站下方的一
维 S波速度分布.反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Moho界面在班公一怒江缝合带附近存在明显
的探度错断;在 日喀则、拉萨、桑雄和安多等地的地壳内部,可以连续观测到三个显著的速度
界面h。,^,和h,其中^和h2可以连续追踪到温泉、二道沟和不冻泉等地,而 ^在班公一怒江缝
合带以北消失;在 日喀则、拉萨、桑雄、安多、二道沟和不冻泉等地有壳内低速层 .美于班公一
番江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的错断现象,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班公一怒江缝合带是印度地壳向
欧亚下地壳挤入的前沿.
关键词 !里墼,苎盟s波速度结构 础 筏 扔 枝
√ / 1 引 吾
~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大和最高的高原,造成高原隆升的大陆碰撞过程至今仍在持续,一
直是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巨厚地壳的形成普遍认为是印度板块向欧
亚板块挤入引起的,但 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 自然环境大大限制了对其深浅构造的研究,故
高原隆起以及挤入的过程、机制迄今仍没有圆满答案.已提出的若干种动力学模式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类是:地壳俯冲模式 和地壳缩短与增厚模式0.
s波速度分布是揭示岩石层动力学演化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震学参数,但难 以
用其他手段很好地加以约束0”.远震P波波形数据包含大量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速度界
面产生的Ps转换波及其多次反射波信息,是研究台站下方局部区域 s波速度分布颇为理
想的震相,由此而产生的接收函数是反演台站下方 s波速度结构的有效手段[11-1.
接收函数是从三分量远震 P波波形中提取出的关于接收介质的水平响应,它是用三
·国家 自然科学基盎项 目 .
车文1997年1月28日收到,1998年3月】日收到修改稿
维普资讯
670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分量远震记录的垂直分量对水平分量作反褶积后得到的时间序列 “”’,故仅与台站下
方的物性结构有关,特别对s波速度的垂向变化最为敏感,而基本上与震源和传播路径无
关.利用时间域广义线性反演方法,对接收函数作迭代反演,可以获取台站下方的一维 s
波速度结构.
1991年 7月一l992年 7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南卡罗
莱纳大学合作0 ,采用先进的PASSCAL地震仪,沿青藏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