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7T 2075-2012 黑鲷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docx

发布:2025-03-30约3.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B5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2075—2012

黑鲷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stockenhancementofblackprogy

2012-03-21发布2012-05-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2075—2012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四杰、王云中、涂忠、王熙杰。

1

DB37/T2075—2012

黑鲷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Basilewsky,1855)增殖放流的海域条件、本底调查,苗种来源、苗种培育、苗种质量、苗种检验,放流操作,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效果评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黑鲷增殖放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GB/T21326黑鲷亲鱼和苗种

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SC/T3018-2004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SC/T9401-2010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DB37/T446无公害食品黑鲷养殖技术规范

DB37/T1789-2011渔业增殖站设置要求OIE水生动物疫病诊断手册

农业部783号公告-1-2006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海域条件

符合SC/T9401第4章的规定,且满足下述条件:

——天然岩礁区或人工鱼礁区及其附近海域,底质为岩礁、沙砾或沙泥;——水流通畅,盐度10~32,水温5℃~30℃。

4本底调查

执行SC/T9401第5章的规定。

5苗种来源

放流苗种由按照DB37/T1789-2011选划的增殖站提供;培育苗种的亲鱼应捕自天然海区或是原种场保育的原种,亲鱼质量符合GB/T21326的要求。

6苗种培育

2

DB37/T2075—2012

6.1室内培育

执行DB37/T446的规定。

6.2中间培育

放流全长50mm以上苗种应当进行海上中间培育。

6.2.1培育海域

选择拟放流区且海域风浪较小的港湾,流速≤1m/s,水温16℃~25℃,水深大于6m。

6.2.2培育网箱

6.2.2.1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作中间培育网箱,规格以4m×4m×4m为宜,网箱四周网目尺寸7mm,底部网目尺寸10mm。

6.2.2.2网箱底部离海底2m以上,网箱上沿高出水面0.3m以上,网箱排列方向与流向垂直。

6.2.3培育规格

经室内培育至全长约30mm时移至网箱进行中间培育。苗种装运前使用2×10-6~3×10-6的高锰酸钾对其消毒1h。

6.2.4培育密度

1000尾/m2~1500尾/m2。

6.2.5饵料投喂

中间培育前期,投喂新鲜鱼糜或配合饲料;中间培育后期,直接投喂鱼块鱼段或配合饲料。

7苗种质量

7.1常规质量

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常规质量要求

项目

要求

感官质量

规格整齐、体色正常、体型完整、活力好,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可数指标

规格(全长)合格率≥95%,伤残率与死亡率之和<5%

7.2疫病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刺激隐核虫病不得检出。

7.3药物残留

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代谢物不得检出。

7.4苗种规格

3

DB37/T2075—2012

规格分类符合表2的要求。

表2苗种规格分类

单位为毫米

苗种规格

全长

一类

≥50

二类

≥30

8苗种检验

8.1检验资质

由具备资质条件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

8.2检验内容

常规质量检验、疫病检疫、药物残留检测。8.3检验方法

按照表3的方法进行。

表3检验方法

检验内容

检验方法

常规质量

参照执行GB/T21326的规定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常规检疫方法

刺激隐核虫病

先用常规检疫法初步诊断,可疑者再通过OIE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