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
涉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50省道莲都段公路改建工程工程部地处丽水市区的西南侧,该工程的建设对完善丽水市干线公路网络布局,提升干线公路网的整体效劳水平,连通金衢产业带中丽水和松阳两个城市,加快沿线联成、高溪、碧湖等重要乡镇的组团开展,拓展丽水市城市开展空间,推进丽水市、莲都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本合同段为第XX标段,起讫桩号为KXXX+000-KXXX+000,起点在高溪镇附近,经高溪、山根,穿郎奇隧道,于K137+021处设平面交叉与郎吴公路连接,主线全长6.0公里。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桥涵、隧道、交叉等工程,其中隧道834.5m/1座、中小桥164m/4座、涵洞
二、编制目的
本工程所处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清楚,温暖湿润,雨量充分,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春季回暖早,天气变化快,温度起伏大,多阴雨、冰雹和大风天气。初夏梅雨期,雨量集中,暴雨次数多,常造成洪涝灾害,秋季雨期短,多秋高气爽天气、常有秋旱。冬季西北季风盛行,寒冷枯燥,北方寒潮南下,多霜冻和冰雪天气。年平均气温18.3-11.5℃,平均年日照1712-1825小时,年均降水1400~2275毫米,雨季多集中在4、5、6月份
进入四月份以后,雨水将逐渐增多,为了做好雨季涉水工程施工的组织工作,保证涉水施工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平安,根据施工技术标准和业主总体施工方案要求,编制涉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三、涉水工程施工组织领导机构
为了保证雨季施工期间,在发生大雨、暴雨天气险情时,能够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工程部成立雨季施工领导小组,由工程经理XXX任组长,工程副经理XXX、工程总工XXX任副组长,平安负责人刘贵蓬任副组长、施工技术部,质安部、财务部、办公室、生产保障部的负责人、施工队队长为成员。指导协调50省道莲都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涉水工程在雨季期间的施工平安、施工进度安排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组织机构图如下:
领导小组组长:
领导小组组长:XXX
副组长:XXX〔平安科负责人〕
副组长:XXX〔工程副经理〕
魏松祥
魏松祥
副组长:XXX〔总工〕
各施工作业班组
工程技术科
XXX
质量检验科
XXX
物资机械科
XXX
平安科专职平安员
XXX
平安科专职平安员
XXX
财务审计科
XXX
综合办公室
XXX
四、涉水工程施工安排
1、方案2012年3月31日,完成高溪1号桥、高溪2号桥及郎奇溪处的改河工程,确保汛期新河道水流通畅。
2、在新河道使用之前,完成高溪改河桥、高溪1号桥、高溪2号桥和郎奇桥位于河道中的下部结构施工,防止新河道排水时影响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
3、K134+125处由于沟渠改道,K134+125盖板涵的施工不影响沟渠排水。该处完成盖板涵施工后,再进行沟渠改道施工。
4、K133+007盖板涵、K133+950盖板涵、K137+242盖板涵、K137+920盖板涵的施工对原有沟渠会有影响,施工前对路基上原沟渠进行临时改渠,防止施工时临时截断沟渠对农田灌溉的影响。
5、本工程所处地区农田灌溉分支系统兴旺,沿线设计圆管涵较多,圆管涵的施工尽量安排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对于汛期前未完成的个别圆管涵施工,采用在圆管涵附近路基上开挖临时沟渠,防止对农田灌溉的影响。
五、涉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5.1改河、改溪工程施工
改河工程概况
本工程改河段位于路基桩号K132+050~K132+380两侧高溪1号桥改河,改河长度400m;桩号K132+790~K132+910高溪2#桥改河,改河长度180;改溪段为桩号K136+840~K136+880处郎奇溪改道,改溪长度180m。改河段河道断面形式为梯形河道,底宽27.75m,顶宽30m,河道深度4.5m。河道底部采用M7.5浆砌片石护底,两侧为M7.5浆砌片块石挡墙,挡墙坡度1∶0.25。改溪段顶宽10-25m,底宽8.25-23.25m,平均深度3.5m。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74715m3,浆砌片块石6727m
改河施工期间,应确保原河道畅通、满足农田耕作灌溉和排涝、泄洪的需要。
施工方案安排
高溪1#桥处改河长度400m,开挖方量53028m3,方案2012年1月5日开挖,2月20日完成,工期45天;高溪2#桥处改河长度180m,开挖方量14211m3,方案2012年2月21日开挖,3月12日完成,工期20天;郎奇溪改道长度180m,方案2012年3月13日开挖,3月31日完成,工期
改河施工
用全站仪放样坐标控制点,实测原地面标高,计算开挖深度,确定开挖边线和开挖坡度。改河河道开挖时按照从设计河道的中间向两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挖土机分段分层挖运施工,自卸汽车装土外运。基坑开挖到位后,经测量组复核基底标高、平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