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北沙参轮作生态种植技术规范》DB15T 3947-2025.docx
ICS 11.120.10
CCSC23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3947—2025
牛膝-北沙参轮作生态种植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forrotatedcultivationofAchyranthesbidentataBland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texMiq
2025-03-14发布 2025-04-14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中药材(蒙药材)种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5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赤峰荣兴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贵林、刘智赫、孙淑英、苏优拉、王德慧、关环、李冰圳、赵玉欢、于建国、陈太阳、晋子康、杨辰。
牛膝-北沙参轮作生态种植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膝-北沙参轮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轮作方式、牛膝栽培技术、轮作准备、北沙参栽培技术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赤峰市等东部地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15/T2177 牛膝栽培技术规程
DB15/T3272 北沙参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牛膝 AchyranthesbidentataBl.
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北沙参 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texMiq.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轮作croprotation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
产地环境
生态环境
4.1.1 海拔
适宜海拔为500m~1000m。
4.1.2 气温
年平均气温0℃~7℃。
4.1.3 无霜期
无霜期110d~135d。
4.1.4 光照
全年光照时数2700h~3100h。
4.1.5 降水量
300mm~450mm。
4.1.6 土壤
适宜的土壤为疏松的沙壤土,土壤酸碱度以pH6.5~8.5为宜。
环境质量要求
4.2.1 空气质量
应符合GB3095中二类区的规定。
4.2.2 土壤质量
土壤污染物含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4.2.3 灌溉水质量
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选地
应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土和沙质土壤,忌黏土、碱土和洼地。牛膝对前茬作物要求不严,一般作物茬口均能种植,能连作。北沙参易出现连作障碍,不应连作。
轮作方式
采用牛膝-北沙参-牛膝或北沙参-牛膝-北沙参轮作方式。
牛膝栽培技术
整地和施肥
施入商品有机肥300kg/667m2~350kg/667m2,过磷酸钙30kg/667m2~50kg/667m2作基肥,深翻30cm~40cm,耙平,做畦,畦宽2.5m~4m,畦长依地势而定,肥料使用按照NY/T496的额规定执行。
播种
7.2.1 种子选择
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发芽率不低于80%、净度不低于90%的种子为宜。
7.2.2 播种时间
5月中旬播种。
7.2.3 播种方法
按行距15cm~20cm,开深1cm~1.5cm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不超过1cm,播种量为2kg/667m2~2.5kg/667m2。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按照DB15/T2177的规定执行。
病虫害防治
防治按照DB15/T2177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轮作准备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牛膝收获后,进行整地和施肥,施商品有机肥300kg/667m2~450kg/667m2,或磷酸二铵30kg/667m2~40kg/667m2作基肥。入冬前7d~10d浇冻水,以消灭越冬虫卵、病菌。翌年4月初,深耕40cm~50cm,并耙细整平,畦宽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