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pdf

发布:2025-01-18约6.5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1页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建立企业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

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管理。

三、事故隐患的含义和分类

1、事故隐患的含义: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

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

的缺陷。

2、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

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

难以排除的隐患。

四、职责

1、主要负责人应对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负全面领导责任,应负责组织建立

健全企业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协调解决各类

安全隐患。应当每季度至少组织检查1次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

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各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等各级干部对所辖范围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工作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1页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2页

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

隐患,均有权向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3、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各单位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

整改通知单,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五、隐患排查

1、组织级别

企业应根据排查类型结合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排查组织

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对组织级别进行调整。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岗位级;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

——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车间级,按照专业类别划分;

——有限空间作业、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吊运作业等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

为公司级、车间级,按照专业类别及职责划分;

——新装置施工期间或竣工时及试运行等阶段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

级、车间级,按照职责分工;

——季节性、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

2、排查周期

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日常、综合、专

业或专项、季节、节假日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具体包括:

——日常隐患排查周期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内容和各企业实际情况确定;

——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基层单位(车间)结

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

——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

关部门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

——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2页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3页

展一次;

——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