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风湿免疫性疾病康复讲课.ppt

发布:2017-05-09约6.3千字共7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骨节病:Kashin-Bek disease,KBD 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好发人群:15岁以下儿童 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由特殊环境、生物性致病因子以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概 述 1.症状和体征 发育期关节软骨的多发对称性变性、坏死,以及广泛的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 临床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短指、短肢甚至矮小畸形及运动功能受限 2.实验室检查 血清酶活性增高 尿肌酸、羟脯氨酸、黏多糖含量增加 二、临床表现 3.影像学检查 X片是目前诊断的主要手段 CT能清楚显示关节面的硬化,凹陷及骨端的囊变及缺损 MRI对大骨节病的骨骺预后前后各期的观察很有帮助 影像学检查具有局限性,包括对KBD的早期诊断并不敏感 4.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 5.活动和非活动型 1.生理功能障碍 疼痛:早期以手、腕、踝、膝关节疼痛为主 运动功能障碍:早期有手、腕或踝、膝关节活动度轻度受限,Ⅰ度~Ⅲ度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手、腕或踝、膝等关节活动受限、肌萎缩及肌力下降 肢体畸形:早期有对称性手指末节屈曲畸形、指节下垂,Ⅰ度~Ⅲ度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短指(趾)或短肢畸形和矮小畸形 四、功能障碍 2.心理功能障碍 忧郁、沮丧甚者绝望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 影响患者的进食、穿衣、行走个人卫生及购物等日常生活能力 4.社会参与能力受限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劳动、就业和社会交往等 以综合治疗为基础,积极实施康复治疗为原则 治疗应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和防治畸形为目标 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矫形器的应用及健康教育等 康复治疗适用于KBD早期、Ⅰ度、Ⅱ度及Ⅲ度的患者 五、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1.物理因子治疗 超短波疗法 调制中频电疗法 偏振红外光疗法 脉冲电磁场(PEMFs)技术 2.关节松动技术 3.运动疗法 (二)作业治疗 主要选择功能性作业活动、ADL作业、职业治疗及环境改造 (三)康复辅具 涉及矫形器和辅助具 (四)心理治疗 一般采用心理支持、疏导的治疗方法 (五)其他治疗 1.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 透明质酸钠 2.生物粘弹物填充疗法 3.手术治疗 * * (六)内科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药、改变病情或慢作用药 (七)外科手术治疗 1.滑膜切除术 用于膝关节无溃损的年轻病人 2.软组织松懈术 3.截骨术 用来矫正颈椎及胸腰椎、脊柱屈曲畸形,对四肢非功能位强直亦可采用 4.关节置换术 用于上、下肢各关节受累者 六 功能结局 10%--无后遗症 15%--极短的1~2年内病情进展迅速 75%--发作与缓解交替,最终出现轻重不等的关节畸形与功能受限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 慢性进行性风湿性疾病 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中轴关节,也累及外周关节及多个器官 患病率:我国0.3% 好发人群:40岁以前,男女比 6~8:1 病因:明显家族聚集性(90%HLA-B27阳性) 病理:附着点炎、滑膜炎 一、概 述 (一)症状和体征  1.关节表现 典型表现: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椎活动度减少;脊柱强直和畸形 外周关节受累:非对称性下肢大关节炎症 二、临床表现 2.关节外表现 眼部病变:葡萄膜炎或虹膜炎 心血管病变:升主动脉炎、主动脉瓣膜病变及心脏传导系统失常 肺部受累:肺尖纤维化、大疱样变、感染 肾脏病变:淀粉样变及IgA肾病 神经、肌肉表现:下肢麻木、感觉异常及肌肉萎缩 晚期常伴严重的骨质疏松,易骨折 3.体 征 骶髂关节、髂嵴、耻骨联合部位压痛 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受限 胸廓活动度减低 枕墙距0 Schober试验(+) “4”字试验(+) (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1.实验室检查 RF(-) 活动期ASO、CRP、IgA升高 90%患者 HLA-B27(+) 2.影像学检查 常规X片:骶髂关节炎、脊柱竹节样变 骶髂关节CT检查:发现轻微病变 骶髂关节MRI检查:发现更早期病变 骶髂关节X线表现分级 0级:正常 I级: 可疑 II级:轻度异常,可见局限性侵蚀、硬化、但关节间隙正常 III级:明显异常,存在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部分强直 IV级:严重异常,完全性关节强直 骶髂关节与髋关节 脊柱(骨桥) AS 晚期X线征 (三)诊断标准 ( 1984年纽约修订) 1.临床标准 ①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②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 ③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正常人 2.放射学标准 骶髂关节炎双侧≥Ⅱ级或单侧Ⅲ~Ⅳ级骶髂关节炎  3.诊 断 ①肯定AS: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及以上)临床标准者; ②可能AS:符合3项临床标准,或符合放射学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