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双3.1农业的区位选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水源 2、交通 课堂小结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2、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说出影响下列地理事例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乐义蔬菜、荣名葡萄、王婆香瓜……只要是寿光的品牌,就不愁卖!”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常听到寿光人这样自豪地说。目前寿光蔬菜市场年交易量40亿公斤,已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题。 3、寿光反季节蔬菜大棚生产技术主要是改善了下列区位因素中的 ( ) A.热量 B.光照 C.地形 D.水源 4、寿光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主要得益于 ( )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 ②过硬的产品质量 ③便捷的交通运输 ④完善的市场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地中海沿岸的葡萄、新疆的瓜果、西藏的冬小麦、埃及的长绒棉,这些地区的作物产量高、品质好,究其原因,它们共同的生产条件是 ( ) A.热量丰富,气温高 B.降水丰富,水源足 C.地势平坦,土质好 D.光照充足,温差大 课后作业 名师一号 50页基础训练 1到9题 农业发展应该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市场 交通运输 政策 (1)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 (2)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 东北三省。 (3)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 科技 ( 5 )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 气候 ( 6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地形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C A A B D * * * 种植业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林业 牧业 渔业 副业 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制作人:崔立双 邓发纪念中学 两地形成不同的农业景观,能否互换?为什么?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农业区位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候 市场 地形 土壤 交通运输 政府政策 科技 劳动力 水源 --光照、热量、水分 图3.3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光照对农作物的影响 光照是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光照强弱影响作物的分布。 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棉花 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直射,抗寒力强 人参 1、气候 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 气候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光照、热量、水分等方面。 热量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2)热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一 熟 (3)水分对农业的影响 水分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水分影响农业结构和耕作方式。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50 800 200 降水量 (毫米) 1600 400 800 200 2.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的高低对农业有着很大的影响。 酸性土壤:茶树 碱性土壤:枸杞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3、地形 地形影响农业的结构: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 坡度较少的低山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梯田; 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作物。 水源对农业特别是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的影响可以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1、市场 (二)、社会经济因素 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