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 3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八年七月
— 20 —
项目名称: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法
项目统一编号:2017-6
承担单位: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编制组主要成员:任兰、杜青、胡恩宇、杨丽莉、吴丽娟、陆喜红、
胡晓乐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朱静
监测司项目管理负责人:张元
— 21 —
目 录
1 项目背景23
1.1 任务来源23
1.2 工作过程23
2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分析24
2.1 目标物的理化性质和环境危害24
2.2 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25
3 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29
3.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29
3.2 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32
3.3 与本方法标准的关系33
4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34
4.1 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 34
4.2 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34
4.3 标准修订的技术路线 35
5 方法研究报告36
5.1 方法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工作内容36
5.2 方法原理37
5.3 主要试剂和材料37
5.4 仪器和设备37
5.5 样品37
5.6 分析测定40
5.7 结果计算与表达45
5.8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46
5.9 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 50
5.10 方法准确度测试数据50
5.11 与已发布的相关标准比较50
5.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51
5.13 废物处理51
6 方法验证64
6.1 方法验证方案64
6.2 方法验证过程64
6.3 方法验证结论64
7 标准修订说明66
8 参考文献67
附一 方法验证报告70
— 22 —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为适应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2017 年,原环境保护
部发布了《关于开展2017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环办科技函﹝2017
﹞413 号),下达了《土壤和沉积物 铜、铅、锌、铬、镍等重金属的测定 火焰原子分光光
度法》标准修订项目,修订《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土壤质量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 )、《土
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1997 )、《土
壤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09 )4 项标准,项目统一编号为:
2017-6 。由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
1.2 工作过程
1.2.1 成立标准编制组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接到标准修订的任务后,成立了标准编制组,专门承担此项标准
的研究修订工作,并完成了任务书和合同书的填报。
1.2.2 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相关要求,编制组开展了国内外相
关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了解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对主要修订内容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