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印楝基杀虫剂与赤眼蜂联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

发布:2025-03-18约8.7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80

CCSB13

GDVIA

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团体标准

T/GDVIA22—2022

印楝基杀虫剂与赤眼蜂联防技术规程

TechnicalproceduresforAzadirachtainsecticideandTrichogramma

(征求意见稿)

2022-XX-XX发布2022-XX-XX实施

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  发布

T/GDVIA22—2022

印楝基杀虫剂与赤眼蜂联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印楝基杀虫剂与赤眼蜂联防的应用技术、效果评定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印楝基杀虫剂与赤眼蜂联防对鳞翅目害虫的田间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3542.1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技术规程第1部分:水稻田

DB22/T2865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技术规范

DB33/T2072稻田释放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技术规程

DB43/T1256稻螟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技术规程

DB44/T2219释放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技术规程

DB51/T1961印楝素防治草原害虫技术规范

DB4107/T479夏玉米中后期利用赤眼蜂防治螟虫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印楝素azadirachta

印楝素(Azadirachta)是从印楝(Azadirachtaindica)种子中分离提纯而来的柠檬素类

(limonoid)化合物,属四环三萜类物质。

印楝基杀虫剂neempesticide

包括印楝乳油,印楝悬浮剂等含有有效杀虫活性的印楝制剂。

赤眼蜂trichogrammatid

赤眼蜂,赤眼蜂科赤眼蜂属动物。通过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广翅目、脉翅目、同

翅目等昆虫进行卵寄生达到杀虫目的。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

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为害多种作物,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具有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暴食危害重及防治难度大等

特点。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

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秆野螟属(Ostrinia)。玉米等作物的重要害虫,危害玉

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螟虫borer

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是稻的害虫,属鳞翅目,是磷翅目有喙亚目螟蛾科昆虫

的统称。我国的常见种类有:三化螟、褐边螟、二化螟、台湾稻螟和夜蛾科的大螟。

4防治原则

1

T/GDVIA22—2022

加强预测,科学用药;合理投放,加强防控;因地制宜,分区处理。

5应用技术

防治时间

兑水喷雾剂型

玉米全生育期,水稻全生育期等。

5.2.1赤眼蜂投放

依据不同田块还害虫的繁殖规律,在有害昆虫的产卵期进行投放。

用法与用量

5.3.1兑水喷雾剂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