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L-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情景七 南方林业主要检疫性有害生物 一、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 【分布与危害】椰心叶甲国外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马尔代夫、澳大利亚、瑙鲁、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新赫布里底群岛、萨摩亚、密克罗尼西亚、法属波利尼西亚、俾斯麦群岛、关岛。我国目前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香 港,台湾等省区。 【识别特征】 图示 【控制技术】 (1)加强检疫封锁,禁止从疫性发生区调入棕榈科植物,或加强对棕榈科植物的调运检 (2)加强疫情监测,发现疫情及时处理。 (3)发现疫情,可在心叶上挂椰甲清粉剂包进行防治,每树1-2包,1-2月进行换药 (4)药物防治分上、下半年两个阶段施药,每个阶段施药3次,间隔时间为15-20天,,对其中危害严重的地段,每年施药9次。一般选用虫无踪(吡虫啉+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甲虫好帮手(敌敌畏+氯氰菊酯)、绿地一号(苦参碱)等农药。(5)树干注射。将虫线清(丁硫克百威+喹硫磷)加水按1:1的药液注入树干,50g/棵。 二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Bojer) 【为害情况】 是巴西木的一种世界性重要害虫。南方各省均有发生,近年迅速向北方蔓延,在北京地区有时被害率高达80%以上。 【识别特征】 图示 【控制技术】 (1)对来自国内疫情发生区的观赏植物和绿化苗木跟踪复检,严防该虫传入;对国外引进的观赏植物和绿化苗木,做好隔离试种工作,加强监管,隔离期满后,确实不带危险性病虫的,经检疫机构确认,方可分散种植。 (2)在花木种植前可用20%速灭杀丁2500倍液浸泡5分钟,晾干后再植入。 (3)经常检查寄主植物茎干,如不坚实而有松软感,可剥开受害部分表皮,杀死皮下幼虫、蛹。 (4)对发生疫情的温室及时采取措施:严禁发生疫情的温室植物调出。将有疫情温室内的有虫植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对所有植物用菊酯类农药1500-2000倍液喷洒处理。 (5)对于染疫的植株,用20%菊杀乳油等刷树干、淋干、喷雾,开始7-10天1次,后可逐渐延长至每月1次。也可使用小卷蛾线虫防治蔗扁蛾(对于4-5龄幼虫的LD50为15条/头),大面积使用时可喷雾,2857条/ml。也可用注射器直接注入受害部位,以空隙被湿润为准。 (6)在大规模温室内,可用10g/m3磷化铝片剂熏蒸24小时。也可用44°C热水处理受害部位30分钟。 三 双钩异翅长蠹 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Waterhouse) 【分布与危害】 双钩异翅长蠹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林木、木材及其制品的重要害虫。国外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以色列、缅甸、菲律宾、日本、几内亚、斯里兰卡、古巴、苏里南、马达加斯加、马里亚纳群岛等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香港、台湾。 【识别特征】图示 【控制技术】 (1)加强对双钩异翅长蠹喜食的寄主植物和木材的检查,可用斯氏线虫A24品系2龄感染期幼虫防治双钩异翅长蠹。 (2)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水浸木材,水浸时间应不少于1个月。 (3)在疫情发生区,对建筑用材可采用5%硼酚合剂浸泡40-160min进行保护性处理,或在93℃的条件下烘烤木染虫材料10-20min。(4)对堆放木箱可能感染疫情的地方包括所有物品、墙壁、木柱、地面,用敌敌畏500倍稀释液全面喷雾,每10天1次,连续3次。 四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H.B.K. 【分布与危害】薇甘菊原产南美、中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国外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泰国、尼泊尔、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萨摩尔、澳大利亚、索罗门岛、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薇甘菊在20世纪80年代末传人我国海南岛、香港地区及珠江中的内伶仃岛。薇甘菊目前分布于海南、广东和香港等地,发生面积正急剧扩增,在一些地区造成成片树木枯萎死亡而形成灾害性后果。 【识别特征】 图示 【控制技术】 (1)使用除莠剂“草坝王”和“毒莠定”处理薇甘菊种子。使用浓度分别为0.4%和0.2%。(2)使用70%嘧磺隆,商品名森草净,用药量为0.1g/m2,用水稀释2500倍喷施。 (3)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田野菟丝子能寄生并致死薇甘菊,使薇甘菊的覆盖度由75%-95%降低至18-25%,较好地控制薇甘菊的危害. (4)利用紫红短须螨控制薇甘菊。通过接种紫红短须螨的虫卵,经过3个月后,可使薇甘菊的藤叶成片黄化卷曲,6个月后薇甘菊的茎叶黄化,边缘不整齐,横向较窄,随着时间的推移,薇甘菊逐渐枯死。绣线菊蚜对薇甘菊也有
显示全部